好不容易自己造了一艘軍艦出來,質量再次也得含淚收下。
據台海網9月30日消息,台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號”9月30日剛剛交艦,結果就曝出測試時後段船艙進水導致主機泡水的醜聞,後經台海軍與台船合議以延長保固、減價接收等方式“克服”,最終由台海軍依契約進行接收。
儘管台船發言人表示,“新艦不會有任何品質問題”才完成交艦所有的驗收工作,也對“玉山艦”泡水情況作出了解釋,稱泡水因操作過程中“忽略注意事項”,海水並未傷到主機,只是泡到了機艙內部分系統管線,經過淡水清洗等標準處理後,通過絕緣電阻量測檢驗達標。
真的如此嗎?與“泡水車”類似,如果說“泡水艦”對品質沒有任何影響,那絕對是哄鬼。“泡水艦”和“泡水車”還不一樣,一方面車是跑在陸地上的,泡水出故障起碼還能保障安全,但船在海面上出故障,其危險程度就遠非在陸地上所能比的;另一方面,“泡水車”泡的還只是淡水,卻仍會給車輛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而“泡水艦”泡的是海水,海水強烈的腐蝕性必將給艦船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害,這可不是淡水清洗就能解決的。
那麼,台軍為何明知“玉山艦”泡了水,仍然接收了“玉山艦”?
滿載排水量10600噸“玉山艦”是島內第一艘萬噸級的兩棲船塢運輸艦,也承載了台當局的“厚望”。其定位為“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在戰時,可搭載AAV-7兩棲突擊載具、登陸艇、悍馬車等軍事裝備執行兩棲作戰,若遇自然災害則可轉為野戰醫院,執行人道救援;平時則可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發揮作用,執行人道主義救援,向外島輸送物資等任務。
在兩岸軍力差距越來越大的實際情況下,“玉山艦”就成了唯一能夠對標大陸萬噸級兩棲登陸艦的存在(儘管雙方差距還是非常大),也就要擔負起給台軍“撐門面”的重任。如果不接收“玉山艦”,台船另造一艘得再等4年。在這樣一種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台軍只能是冒着泡水後可能發生故障的風險,無奈地接受現實,先接收“玉山艦”壯壯聲勢。即使“玉山艦”服役後出故障,也要等到時候再說了。
台軍接收泡了水的“玉山艦”,也從側面也反映出,台當局如今已陷入一種極端焦慮的地步。為了拉抬“以武拒統”的聲勢,連泡水風險都顧不上了,着急忙慌地趕鴨子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