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的俘越南第102公安屯越軍4名
田蓬位於雲南省富寧縣境內,與廣西交界。田蓬當面之敵為越軍苗王縣軍事指揮部第1營、第8營和第101、102公安屯。自1979年作戰後,越軍佔領了騎線諸要點。102公安屯屯部位於羊山,在1690高地、1422高地、1561高地、1234高地各派出1個班的兵力防守,同時向花嘎、梯岩老寨、新寨各派出1個偵察動員工作組。每組3至4人,主要任務是偵察、收集情況,控制兩國邊民來往。為查明田蓬當面之敵的情況,4連於2月6日進駐田蓬地區執行偵察任務,決心襲擊花嘎、梯岩老寨、新寨越102公安屯3個工作組,捕捉俘虜。
被擊斃越軍
4連進點後,大隊副政委余伯達率連隊主要幹部,在20公里的正面上,採用現地觀察、化裝調查等多種手段,深入廣泛收集敵情;同時與田蓬游擊隊協同,充分利用越南內線全面偵察敵情。“越南反黎救國游擊隊”田蓬支隊隊長李連龍,通過花嘎來田蓬趕集的越方老百姓和梯岩老寨來我境內做買賣的一個17歲越南姑娘做為內線,為我察明花嘎、梯岩老寨、新寨之敵的住房位置、房屋結構、村內居民等情況提供了重要的線索。在此基礎上,4連多次召開幹部骨幹會,對各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認真研究,反覆推敲,多方證實,從而準確地掌握了敵情,確定了襲擊方案和具體打法。2月25日,大隊部審查批准了該連的戰鬥方案。
解放軍偵察分隊
根據敵情、地形和任務,4連挑選人員進行了戰鬥編組。花嘎襲擊組23人,由連長孫英培、參謀王文章負責;梯岩老寨、新寨襲擊組20人,由指導員趙秋江、參謀張其瑞負責;接應組6人,由副連長王傳志負責;指揮救護組12人。大隊長孔見、大隊副政委孫耀堂,偵察科長劉衛國負責整個戰鬥指揮。同時還抽調1連30人配置在指揮所附近,擔任前出接應和救護傷員任務。針對襲擊目標的特點,各組按接敵、偵察、進房、捕抓、捆綁、搜身、堵嘴、打掃戰場、埋雷、撤離等10個具體動作,選擇相似地形和設置相似敵情進行了認真的模擬訓練。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老山偵察作戰中捕獲的越軍俘虜
3月1日17時,4連行動分隊按照接應組、花嘎襲擊組、梯岩老寨新寨襲擊組、指揮救護組的順序,在田蓬游擊支隊副隊長楊辛高等人引導下,由田蓬出發,沿昌火山西側鞍部、磨房行進,於20時20分進至19號界碑東南小田壩附近地域隱蔽。大隊副政委余伯達、偵察科長劉衛國召集各組長進一步明確了任務,反覆強調了接敵中幾個應注意的問題。21時,各組向襲擊目標接近,指揮救護組在19號界碑東南側1167高地佔領了指揮位置。23時30分,花嘎襲擊組通過了敵營盤山陣地東北側鞍部後,繼續向花嘎接近;接應組佔領了有利地形,並令工兵班長王廣浩在通向營盤山的小路50米處設置防步兵地雷。
2日0時30分,梯岩老寨、新寨襲擊組進到新寨村口,除留下一個小組監視外,其餘人員由指導員趙秋江率領繼續向老寨接近。0時50分,各襲擊組分別進至花嘎、梯岩老寨村口有利地形隱蔽。1時10分,連長孫英培率4班長張柱兵、6班副班長梁藝在民兵嚮導的配合下,向敵住房接近。為不被敵發覺,孫英培等人在眼山泉附近隱蔽,以流水聲作掩護,實施抵近偵察,查明了敵住房的確切位置,並發現房內有火光。此時,花嘎村老百姓正在酗酒吵架,附近扼守高地之敵在唱歌,孫英培判斷敵人可能正在烤火聊天,沒有睡覺。於是令全組人員向敵住房靠近,待機行動。2時15分,一名敵人哼着小調進入房內,隨手將門關上,判斷是敵哨兵進房睡覺或是外出串門回來。
2時30分,孫英培連長、王文章參謀利用村內大聲酗酒吵鬧的時機,果斷定下了行動決心,令全組立即做好行動準備,秘密向敵逼近。當進至距敵住房20米處時,4班長張柱兵與6班長等人迅速站起,打開手電,衝進敵房內,房內4名敵人頓時呆若木雞。張柱兵一個箭步撲到床上,兩手死死按住正準備睡覺的2名敵人。6班長和一戰士也一人抱住1名敵人。張柱兵按住的2名敵人拚命掙扎,1名掙脫並伸手拿槍。一戰士眼明手快,順勢用手電猛砸敵手腕,該敵縮手轉身逃跑,正巧與另一戰士迎頭碰上,被該戰士打翻在地。孫英培連長、王文章參謀等12人也迅速衝進房內,協助捕俘手進行捆綁。經過6分鐘的激烈搏鬥,制服了敵人。
繳獲的越南物資上面寫着中國援助
這時被驚動的花嘎村有六七十名越南老百姓將房子團團圍住,不讓我軍撤離。連長見此情況,迅速讓游擊支隊副隊長楊辛高對越南老百姓喊話,隨即將其驅散,迅速組織撤離。當我捕俘組撤出100米時,附近的3個高地越軍發射照明彈,向我軍開槍射擊,並組織追擊,我軍邊撤邊在主要路口設置地雷。3時40分,捕俘組撤至接應組位置時,越軍追兵踩響我設置的地雷,當場被炸死2人,其餘停止追擊。同時,營盤山、梯岩老寨、新寨之敵聽到花嘎槍聲,引起警覺,盲目向我射擊。我軍在梯岩老寨、新寨各捕俘組根據敵情變化,指導員立即決定隱蔽撤離。7時30分,各組安全撤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