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正在充分準備可能發生的中美海上衝突,在軍事層面上有美日、美韓等聯盟,在准軍事層面就是以“海上安全多邊演練”為基礎的21國聯盟。這個組織已經形成多年,信息融合中心建立在新加坡,可跟蹤整個東南亞海域活動的船隻,必要時可對目標船隻實施登船攔截。
出品:國科瞭望台(第4470 獨家首發)
台海危機之後,美軍組織了印太“海上安全多邊演練”,有多達21個國家參與,共同目標是應對共同面對的海上安全挑戰。我們從共同目標就可以看出,這是美軍牽頭的又一個多國准軍事組織,但又比美日澳這樣的軍事聯盟要低一個檔次,動用的戰術、武器裝備要高於海岸警衛隊。
圖片解讀:美軍召集了21個印太國家,用標準化戰術、程序訓練他們,在衝突發生時,很有可能對我方的船隻進行登船攔截、扣押,這些國家海上力量變相成了美軍的爪牙
圖片解讀:會議現場
美軍的要求是,以標準化的戰術、技術和程序解決海上危機、突發事件。很明顯,美軍是聯合了印太21個國家,形成一個海上准軍事聯盟,在必要的時候可協助美軍展開行動,比如登船攔截、扣押、提供海域情報共享等。
僅僅登船攔截、提供海域情報共享這兩項,對我方的威脅就很大,此事已有先例,銀河號在1993年被美軍扣押、檢查。現在,美軍召集了21個印太國家,用標準化戰術、程序訓練他們,在衝突發生時,很有可能對我方的船隻進行登船攔截、扣押,這些國家海上力量變相成了美軍的爪牙。
圖片解讀:在美軍第七艦隊的指揮下,實施可疑目標船隻實施登船檢查
而提供海域情報共享則更有威脅性,相當於為美軍提供海上態勢感知,這些參與國就成了美軍對印太海域的監視工具。美軍掌握這些情報後,可結合自身的海域感知情報體系,對我方艦艇進行定位和打擊。
21個參與國中,也有泰國、菲律賓、斯里蘭卡這些與中國有着相對比較密切往來的國家,中泰不僅有軍貿,還有聯合軍演,菲律賓自不用說了,採購了中國生產的疫苗。
圖片解讀:21國海上安全組織是一個準軍事集團,定位高于海岸警備隊,但又低于海軍作戰力量
但在海上安全領域、海洋領域意識方面,菲律賓泰國等顯然也有自己的想法,深度參與到美軍牽頭的海上安全演練中,這就相當於明確了立場,要追隨美軍,用美軍定製的標準化戰術、程序應對和解決突發事件。將來如果發生衝突,這些參與國不僅有可能扣押我船隻,還會與美軍共享海域態勢情報,這就等於協助美軍作戰。
圖片解讀:近距離格鬥演練現場
綜上,美軍正在充分準備可能發生的中美海上衝突,在軍事層面上有美日、美韓等聯盟,在准軍事層面就是以“海上安全多邊演練”為基礎的21國聯盟。這個組織已經形成多年,信息融合中心建立在新加坡,可跟蹤整個東南亞海域活動的船隻。
在前兩年,該組織側重虛擬交戰和非接觸海上對抗演練,台海危機發生後,其訓練科目進行了升級,開始實施登船檢查和扣押操作。本文由 @國科瞭望台 獨家首發,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