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空軍新一代的主力機型,殲-20自問世開始便受到各方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對於志在奪取全球空中霸權的美軍來說,殲-20的問世和大規模服役,令美軍幾十年來的技術裝備優勢蕩然無存,殲-20的作戰性能和現代化水平比肩F-35和F-22,甚至於在部分領域更勝一籌,這是高傲自大的美空軍萬萬不能接受的。正因如此,看不見的“殲-20”陰雲開始籠罩在美空軍的頭頂。
可就在最近,伴隨着美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赫與美空軍參謀長布朗的兩段言論,五角大樓對於這款中國現役最先進戰機的評價出現180度巨變。
說起威爾斯巴赫,相信很多軍迷都還記得,正是這位美國空軍上將,在年初參加一場活動時公開提到,解放軍殲-20戰機與美軍F-35戰機曾在東海上空突然遭遇,而且中國五代戰機的優異表現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就在幾個月之後,威爾斯巴赫卻突然改變態度,強調中國空軍規模的迅速擴張讓美軍高層感到“震驚”,但殲-20戰機只是“看着還行”,如果在實戰環境下同美國五代機對抗,“幾乎毫無勝算”。當然,他也承認,因為保密性的原因,美國空軍評估這個潛在對手的機會少之又少。
美軍評估殲-20戰機的機會,主要集中在中美西太平洋海域對抗中。威爾斯巴赫強調,通過與殲-20發生的若干次“密切接觸”,美國空軍“學習到很多東西”,不過他卻認為這並沒有什麼“令人興奮的東西”,“很多人太過焦慮”。
儘管出於對潛在競爭對手的尊敬,威爾斯巴赫並沒有赤裸裸鼓吹殲-20“名不副實”、“性能一般”,但語氣背後所流露出來的貶低之意已經暴露無遺。和他有同樣認識的美空軍將領不止一位。
美空軍參謀長布朗表示,殲-20戰機的規模已經呈現快速擴張之勢,對此美軍及其盟友必須保持警惕。可與此同時他也認為,這款解放軍先進戰機“還沒到讓人睡不着覺的程度”。
之所以美軍高層紛紛轉變態度,從“恐懼殲-20”到“貶低殲-20”,並不在於五角大樓經過分析研判後認為殲-20的實戰性能“的確不盡如人意”,而在於平息近期外界有關美空軍“花大錢不干事”的批評。全面否定殲-20對美威脅,美軍則沒了“花大錢”的理由;高度肯定殲-20戰力,美國人民又沒有“安全感”。因此只能通過適當程度的貶低,打消外界對於自己的不利評價。
緊接着,威爾斯巴赫大談特談美空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有能力戰勝一切外來威脅”。
相較於威爾斯巴赫與布朗對於殲-20的靈活評價,作為負責美空軍戰機飛行員訓練監督的空戰司令部司令凱利,則有着一貫而又準確的認識。他認為,以殲-20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戰機已經成為美國空軍“日益增長的威脅”,“中國戰機研發部門用了‘彎道超車’的方法,短時間內迅速彌合了幾代人的技術差距,這是整個戰機發展史上的奇蹟”。
而在另一邊,中國空軍也用實際行動打臉美方嘴硬行為。9月27日,中國空軍發言人申進科大校在講話中,公開多則重要信息。
其一,中國五代戰機殲-20“威龍”,已經遍布“東西南北中”,列裝部隊越來越多;
其二,在對台軍事行動中,殲-20同轟-6K、運油-20高度配合,有效增強多型號戰機聯合作戰能力,提升捍衛國家主權的堅定信心。
“遍布東西南北中”,不僅僅代表着殲-20戰機廣泛分布於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更象徵著其裝備全部五大戰區。此前就有外媒透露,隨着成飛殲-20生產的加速,每個戰區空軍部隊都至少有一個裝備殲-20戰機的航空兵旅。2021年初,港媒通過官方報道分析出殲-20的總數在150架左右,經過快兩年的時間,這一數字有望上升到200。
反觀美軍,不到200架的F-22進入退役節奏,F-35雖然邁入大規模生產階段,但其綜合性能尤其是安全性都與殲-20不在同一個量級之上,中美五代機的單機性能較量結果,似乎已經出爐。
明知優勢漸漸喪失的五角大樓,正將未來的空中霸權寄希望在NGAD第六代機,可遠水救不了近火,在當下中美軍事博弈不斷升級的背景下,美國空軍避免暴露短板的唯一方法只能是戰略收縮,避免與解放軍直接對抗,否則一旦丟臉,那將是比戰場失利更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