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俄軍戰鬥力拉胯,7個月都收拾不了烏克蘭,甚至7個多月都無法奪取頓巴斯地區。這一切的根源在於俄羅斯盲目學習美軍的建軍方式。
在2004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開始了美軍軍改,廢除重型師、輕型師,所有直屬支援部隊下放各旅級戰鬥隊。儘可能都改為輪式裝甲車輕型部隊。簡單說就是放棄大規模戰爭能力,陸軍特戰化,輕型化,快速化。
這就讓當時傢具商人出身的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學會了,開始進行俄羅斯軍改。學西方搞師改旅,裁撤中高級軍官,同時在基層建立一直職業化的士官團,部隊全面轉向合成化、快反化。謝爾久科夫在4年時間裡,將60%的俄軍校級軍官全部裁撤。
同時,廢棄蘇聯的三級動員體系,放棄打大規模戰爭能力。盲目照搬美國模式,將蘇聯留下的軍工企業全部商業化。連後勤也模仿西方搞商業化外包。
俄軍輕易地就拋棄了蘇聯軍隊的大戰體制,片面小型化把俄軍弄得四不像。後來,建築承包商紹伊古成為俄羅斯國防部長。
紹伊古開始了俄羅斯第2輪軍改,紹伊古軍改的核心就是大量建立營級戰鬥群,實際上營級戰鬥群就是一種以炮兵為核心的支援部隊;一個營級戰鬥群里塞進來了,自行火炮,火箭炮,坦克,步兵戰車,裝甲車,電子戰分隊,無人機分隊,通信,工程和步兵等等力量。
除非俄軍這些營長都是小隆美爾,否則根本無法協同指揮這麼負責的部隊。而且一個營級戰鬥群塞進來這麼多重武器和支援單位上百輛坦克裝甲車和火炮卡車,就只有100-200多名步兵,維修單位就是一個維修排。
俄軍認為靠坦克大炮就能贏得戰爭,大炮猛烈轟炸摧毀敵人,坦克上去追擊敵人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敵人就死守陣地呢?大炮轟擊了幾個月也不管用呢?那該怎麼辦?
俄軍現在1個師真正的步兵就一兩千人,甚至第35集團軍下屬2個摩步旅加起來才有800多個步兵。那還是俄羅斯人口少,俄羅斯武裝力量人少才導致步兵少嗎?
俄羅斯有102萬正規軍,還有100多萬國民近衛軍,內務,邊防和海關等等單位。但是,陸軍就只有24萬人,這些陸軍裡面大部分還都是坦克火炮導彈等等技術兵,其中真正的步兵就三四萬人。
俄羅斯拋棄了蘇聯大戰體制,放棄了人海戰術,直接導致俄軍大規模戰爭能力一落千丈。沒有足夠的步兵,就無法進行攻堅戰和陣地戰,就連守戰壕的人數都不夠。沒有足夠的步兵,就沒有人去保護後勤線路,結果就是超過2000輛後勤卡車被烏軍小分隊伏擊摧毀。
沒有足夠的步兵就無法實現對城市,對鄉村,對交通線的完全控制。你不可能靠炮兵和坦克去控制廣大的陸地區域。
在1968年,蘇軍為了對付只有12萬平方公里的捷克斯洛伐克,一下子出動了50多萬軍隊。大軍壓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而現在,整個俄羅斯陸軍才有24萬人,空軍卻有40多萬人,養了一大堆閑人。
俄軍如果可以一下子投入100萬大軍,現在烏克蘭早就戰敗了。但是,俄軍卻採用了添油戰術,開始出動十幾萬,然後動員幾萬志願兵,再動員30萬預備役,訓練好一批就參戰一批,不斷添油。
美軍在阿富汗的戰敗,實際上也是因為缺乏步兵。駐阿美軍總共8千人其中步兵才兩千人,怎麼可能控制得住60多萬平方公里的山國阿富汗?結果就是被塔利班在防線上鑽得千瘡百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