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場在台灣海岸附近西太平洋展開的模擬海戰,吸引了全球目光。在這場由中國船舶開發設計中心(csddc)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開展的模擬對抗中,一艘中國 055 型驅逐艦,與八艘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激烈對峙。最終,055 型驅逐艦憑藉獨特作戰體系,成功抵禦美軍攻擊,結果令人驚嘆。這背後,無人作戰平台發揮了關鍵作用,深刻影響着中美海上力量的對決態勢。
在此次模擬中,055 型驅逐艦並非孤軍奮戰,兩艘無人母艦成為其得力助手。無人母艦釋放出 32 架無人機和 14 艘無人船,構建起複雜的 “殺傷網”。這些無人作戰平台,極大提升了 055 型驅逐艦的態勢感知能力。無人機憑藉靈活的機動性,能在廣闊海域迅速前出偵察,將周邊海空情況實時回傳,使 055 型驅逐艦提前洞悉美軍動向,做到先機制敵。無人船搭載多種探測設備,防空導彈和反艦導彈,與無人機相互配合,彌補了艦艇自身探測盲區,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感知體系,讓美軍艦隊一舉一動都無處遁形。
無人作戰平台在電子戰領域也展現出強大實力。部分無人機和無人船裝備先進電子戰設備,可對美軍艦隊通信、雷達等電子系統實施干擾。在模擬戰鬥中,當美國艦隊發射 32 枚先進的戰斧和 lrasm 隱形反艦導彈時,無人作戰平台迅速啟動電子干擾,打亂美軍導彈制導信號,削弱其突防能力。同時,它們還能對美軍電子設備進行偵察,獲取關鍵情報,為 055 型驅逐艦實施有效反制提供依據。
火力網配置方面,無人作戰平台讓 055 型驅逐艦如虎添翼。它們能根據戰場態勢,靈活調整位置,與 055 型驅逐艦協同構建攻防火力網。在防禦時,無人船靠前部署,利用自身攜帶的短程和中程導彈,對來襲導彈進行層層攔截。無人機在空中巡邏,對漏網之魚進行補射,極大增強了 055 型驅逐艦的防空反導能力。在進攻時,無人機可攜帶小型導彈,對美軍艦艇進行騷擾式攻擊,分散其防禦火力;無人船則可憑藉隱蔽性,靠近美軍艦隊,發動突然襲擊,與 055 型驅逐艦的遠程火力形成互補,讓美軍顧此失彼。055因為配有高超音速反艦導彈以及亞超結合的反艦導彈,在快速打擊目標能力方面優勢很明顯。
從成本效益看,中國無人作戰平台優勢明顯。據中國研究人員透露,此次模擬攔截 32 枚美國導彈的總成本在約 2200 萬美元至 3700 萬美元之間,僅是部署同等美國導彈防禦系統成本的一小部分。這種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的能力,若應用於實戰,將使中國在海上衝突中擁有更持久的作戰能力,有效改變地區軍事參與動態。
此次模擬凸顯了中國通過大規模使用無人平台重塑海戰的雄心。中國研究小組認為,“殺傷網” 能幫助解放軍快速、精確消除敵人威脅,在海軍衝突中提供不對稱優勢。而且,此次模擬只是觸及 “殺傷網” 全部潛力的皮毛,未來其可能融合軍用衛星、有人駕駛戰鬥機、預警機和潛艇等,進一步提升作戰效能。
隨着無人作戰技術的不斷發展,其在中美海上力量對決中的影響力必將持續加深。未來海戰,誰能更好地運用無人作戰平台,誰就能在激烈對抗中佔據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