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上午
30名烈士
被集中安葬到
武鄉縣八路軍烈士陵園
80多年後
他們終於“歸隊”
回到了戰友們的身邊


山西武鄉
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
被譽為“八路軍的故鄉,子弟兵的搖籃”
抗戰期間
是八路軍總部機關所在地
大大小小的戰鬥發生過6000多次
犧牲在武鄉的八路軍烈士有5400多人
加上民兵、游擊隊員和群眾
犧牲者2萬餘人
他們埋在武鄉各處
山山埋忠骨
嶺嶺皆豐碑

當地群眾從未忘記他們
除了自發守護、祭奠外
當地於2014年開工建設八路軍烈士陵園
一方面收集“零散”烈士骸骨集中安葬
讓他們“歸隊”
2015年、2016年、2019年和2022年
當地分四批對埋骨當地各處的2340名烈士
集中安葬至烈士陵園
另一方面為烈士們尋找親人
2019年以來
陵園裡有56名武鄉籍以外的烈士
找到了親人

今年集中安葬的30名烈士中
有13名是武鄉籍的有名烈士
他們的親屬找到陵園
想讓烈士們“歸隊”
還有17名是無名烈士
他們被發現在不同的地方

上個月
文物部門在曾發生南關戰鬥的
分水嶺鄉南關村
文物普查時發現一塊石碑
上面刻着
河北省井陘縣上安村韓富金
在這塊碑附近又找到一塊碑
當地部門在碑下和附近找到4具烈士骸骨

在湧泉鄉蒲池村找到的那具烈士骸骨
來自當地百姓蔣七平的自家祖墳
1938年
蔣七平的爺爺蔣保的發現一名
被刺傷的八路軍戰士
救治中因失血過多去世
他將這名戰士埋到了自家祖墳
大有鄉李峪村
有個當地人叫傷兵圪嘴的地方
這是長樂戰鬥後八路軍埋葬犧牲戰士的地方
在這裡挖出5具骸骨
在賈豁鄉古台村
找到7具長樂戰鬥中
受傷後犧牲的烈士骸骨

2370名烈士
整齊埋葬在八路軍烈士陵園
他們中最大的45歲
最小的僅有12歲
從骨態看,多是十七八歲的青年
他們為了民族獨立
獻出了年輕、寶貴的生命
人民也沒有忘記他們
從2015年來
每年有2萬多人
到這裡看望、祭奠他們


記者:孫亮全、徐偉、樊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