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2022年09月15日22:15:24 軍事 1609

中美對抗之爭越來越明顯,中美兩軍間對抗則從沒有停止過,只是強度高低的問題,尤其是在電子戰領域,按照印度媒體《歐亞時報》採訪的美國專家的說法,中美間電子戰一直沒斷,這個說法沒問題,上世紀50年代起,中國國土防空作戰的背後就是中美電子戰,擊落U2偵察機就是中國電子戰技術的勝利。按外界媒體的說法,在8月份的台海危機當中,中美再次發生了空中電子戰對抗。這是時隔近三十年,中美再次空中電子交鋒,上一次交鋒時間為1995到1996年間。

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 天天要聞

印度稱中美在電磁領域再度交手

《歐亞時報》宣稱,當時解放軍電戰機堵住美機去路,認為中美戰機進行了一場交鋒,但是有關交鋒的結果,沒有任何說明,只有一些猜測,但是認為美日當時在台島上空合作,當時美日軍機都大量出動,至少發現了七架美國偵察機,包括:1架 RC-135V、1架RC-135S、3架P-8A、1架E-3G 和1架U-2S,日本軍機出動的情況不明,相信不會少出動,當時美日的軍機挑釁目的明確,已經顯現美日的立場。也沒有明確,美軍出動了多少架次的電子戰機,但是可以確認,有EA-18G出動,但是具體細節不明白。

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 天天要聞

美軍電子戰機常年在台海周邊

解放軍出動了多少電子戰機也一樣不明白,只能推測有殲16D,也就是說,美軍電子戰機在台海出動,與殲16D隔空交手。EA-18G為美軍的主力電子戰機地位非常的突出,還經過了不斷的改進,但是殲16D也不弱,為基於殲16 開發的國產電子戰飛機。與殲16的主要區別為機翼上有兩個大型電子戰吊艙,旨在干擾和干擾敵人的電子設備,如雷達和通信系統,被認為針對的EA-18的型號。殲16D沒有什麼公開的信息,外部專家在評論中,也說不清楚,僅以《歐亞時報》採訪的專家,也僅懷疑殲16D干擾吊艙的發電能力值得懷疑,除此之外,不敢談論其性能到底如何的問題了。

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 天天要聞

吊艙沒有外置發動機,所以就認為電力供應不足?

可惜沒有任何有關交手情況及結果的說法,只有一些壓根無法取信的傳言。《歐亞時報》認為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認為解放軍和美國軍方有興趣測試彼此的電子戰實力,評估對方在該領域的實力,指出“解放軍熱衷於確保其技術足夠強大,以應對台灣可能出現的突發事件。”雖然在報道中,美國專家依然表示了信心,“美國的電子戰能力目前總體上仍然領先於中國,”但是沒有拿出什麼證明,只是強調:“美國的科學研究、開發和工業化水平仍然強勁。”還以全球大學排名表中美國大學的位置來作為證據,只是說:美國大學排名靠前,美國就是技術第一,但是也憂心的認為:中國正在奮起直追。

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 天天要聞

電子戰是全體系對抗

在這次台海交鋒之後,美軍開始擔心了,不敢再輕視解放軍,只要看一下子中國解放軍台海大演習的時候,美軍航母的位置就可以看出美國人相當的顧忌重重,連美國專家都有憂心之說法:不能也不應該認為目前在電子戰中的領先地位是理所當然的,顯然也是明白,中國的實力也不弱,任何輕視都是可笑的。美國曾以為中國的電子戰能力不足,馬上被現實打臉的事可不少。

印媒:中美想檢驗對方電子戰能力,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 - 天天要聞

C919作為大型載機平台,是一個選擇

解放軍從來也沒有停止過發展,對於電子戰技術也是相當關注,否則也不會研發殲16D。也許未來還會基於C919發展特種機,但是以目前的形勢,中國光搞C919特種機還不夠,還需要發展更多的電子戰特種機,也需要建立起我們的電子戰體系來。以求在必要時,解放軍技術強大將徹底碾壓台灣,絕對不給對手以任何機會了。

我們不能有任何的放鬆,現在時刻準備一戰吧。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放開了五分之一,涉及1000億美元

美國時間4月11日晚,特朗普終於還是偷偷服了軟,美國海關和與邊境保護局,偷偷的修改了關稅規則,針對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智能手錶、以及半導體相關等電子產品,不再徵收“對等關稅”,直接豁免了,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地區的產品,之前高高在上的125%的對等關稅,直接不收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 天天要聞

個稅起征點太低?14億人月入超5000元有多少?終於有了答案!

在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個稅起征點調整成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當前,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上調個稅起征點,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負擔,同時促進消費和經濟增長。那麼,在中國14億人口中,月收入達到5000元的人數究竟有多少?而個稅起征點又應上調至多少才更為合理呢?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 天天要聞

上漲!4月13日豬價來了……

從供需基本面來看,4月份,市場存在看跌的心態!一方面,生豬供應水平增加,4月標豬出欄對於去年6月母豬存欄,由於去年5~11月份,母豬存欄逐月增加,本月,適重標豬供應水平進一步改善,供應寬鬆的基本面持續!不過,機構預估,4月份,集團豬企出欄計劃或將增加3.25%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 天天要聞

氧化鋁“瘋狂過山車”:歷史新低後將何去何從?

Wind數據顯示,4月11日,我國氧化鋁平均現貨價格指數(下稱“氧化鋁現貨價”)連續四天跌破3000元/噸關口,以2895.00元/噸報收,創下自2023年8月10日以來的新低。期貨市場上,氧化鋁主連合約於4月9日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新低(2663元/噸)後,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