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2022年06月30日00:33:03 軍事 1572

2022年,我國航天的主要工作是展開空間站在軌建設,而在國際上,很多國家把今年的主要目標鎖定在探月上。小編大概統計了一下,竟然有7枚火箭將飛往月球,包括俄羅斯、韓國、印度,甚至連私人公司都將發起自己的挑戰,而就在當地時間6月28日,第一枚探月火箭已經上路,它就是美國火箭實驗室從新西蘭發射的“電子”號。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電子號火箭

在大家的印象中,探月火箭應該都是非常“高大上”的,因為畢竟月球距離地球有38萬公里之遠,但實際上,這枚剛剛發射的“電子”號火箭高度卻只有17米,直徑1.2米,起飛質量只有12.5噸,近地軌道運力僅有300公斤,太陽同步軌道載荷甚至只200公斤,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小不點”,沒想到這樣的超輕型火箭也可以執行探月任務。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這是個小不點

“電子”號火箭雖小,但它這次擔負的任務卻很重,它這次發射的月球自主定位和導航實驗衛星CAPSTONE,是給NASA重返月球和建立月球門戶空間站探路的。具體來說,這顆重量只有25公斤,相當於一個微波爐大小的立方體衛星,將會首次測試一條獨特的橢圓月球軌道NRHO,也就是繞月近直線暈輪軌道,目的是驗證未來月球門戶空間站繞月軌道的可行性,該軌道位於地球和月球重力的平衡點上,可用最少能源進行軌道維持,而我們未來也要在這個軌道上部署月球空間站。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火箭和衛星雖小,但這次都非常重要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繞月近直線暈輪軌道

至於“電子”號火箭本身,雖然很小,但它的發射頻率差不多和SpaceX的“獵鷹”9一樣頻繁了,在今年5月,還首次嘗試了直升機回收,即用直升機在空中“攔截”一節重回大氣層的火箭推進器,取得成功。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直升機回收火箭

“電子”號的探月任務,不知道會不會讓韓國茅塞頓開。今年8月,韓國將會租用SpaceX的獵鷹9火箭,發射自己的第一顆月球探測器“共享月球”號。因為是“拼車”,一路上“見站就停”,所以2天的路程,竟然要磨磨蹭蹭走幾個月。如果“電子”號成功了,說不定韓國下一次會用自己的“世界”號火箭嘗試一下。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韓國月球探測器將適用獵鷹9發射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韓國會不會想用世界號嘗試一下?

除了韓國,印度今年也將發射自己的“月船三號”,這是4噸級的月球探測器,和2019年硬着陸的“月船二號”一樣,它將包括軌道器、登陸器和月球車。而韓國的“共享月球”號的重量僅有678公斤,而且只有軌道器,如此看來,印度的航天的確比韓國先進不少。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印度也要發射月船三號

另外,今年俄羅斯也將發射自己的月球-25探測器。它的上一枚月球探測器月球-24號,還是1976年發射的。46年來,俄羅斯的月球探測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如今面對各國新一輪的探月登月熱潮,它終於也坐不住了。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俄羅斯月球35號

不過,俄羅斯的月球探測器發射重量只有1.75噸,還沒有印度的大,它的主要目標,是驗證月球軟着陸技術。雖然蘇聯時期早就突破了這一技術,但46年沒練了,畢竟手生,所以這一次算是一個“熱身運行”,後續俄羅斯會和我國一起,建立月面國際科研站,到時候會有大量的設備需要發射。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月球25號

今年,著名的機器人研究開發公司機構實驗室——宇宙機器人技術公司也將向月球發射一個“游隼”號登陸器,它將乘坐“火神半人馬座”運載火箭升空,這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太空系統與波音國防太空安全組成的合資公司聯合“發射聯盟”研製的運載工具,它的整個家族已經完成了641次軌道級發射,技術非常成熟。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私人公司的游隼登月器,日本好像也要蹭車

實際上,今年最重要的兩次探月發射,其實是美國的SLS火箭和SpaceX的“星艦”。目前,SLS火箭已經基本通過了第二次濕綵排,預計今年8月發射,而“星艦”也被鬆開了卡脖子的環評報告,預計將在7月22日到24日擇機發射。它們都將執行無人繞月飛行,為後續的重返月球、載人登月做鋪墊。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它們是今年探月的最大看點

可以看出,各國對月球的興趣越來越大,正在爭先恐後地探測、登陸和開放月球,而我們在取得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成功之後,嫦娥七號和嫦娥六號也已經安排,很快也會飛往月球,執行新的任務。

2022年各國為何爭先恐後探月?7枚火箭射向月球,第一發已經升空 - 天天要聞

將先行發射的嫦娥七號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