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哈佛大學“國際禁招令”或加劇美國人才“出走潮”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記者劉晨 闞靜文)美國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哈佛大學23日提起訴訟,批評特朗普政府“公然侵犯”美國憲法和聯邦法律。同日,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

美國學者和媒體認為,特朗普政府給哈佛大學下“國際禁招令”,是其近期強力打壓多所高校的最新動作,這將進一步降低美國吸引力,加劇人才“出走潮”。

“赤裸裸的打擊報復”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諾姆22日發表聲明說,“招收國際學生是一項特權,而非權利”,由於哈佛大學屢次違反聯邦法律,這項特權已被撤銷。諾姆指稱哈佛大學對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宣揚對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同情,“營造了一種不安全的校園環境”。

諾姆說,這一決定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

這張2024年4月20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的是哈佛大學內的哈佛大學創始人約翰·哈佛的雕塑。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針對美國政府的決定,哈佛大學強硬回應。美國媒體23日報道,哈佛大學已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哈佛大學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對美國憲法和聯邦法律的“公然侵犯”,是對哈佛大學“赤裸裸的打擊報復”。

特朗普政府與美國高校圍繞“反猶”等問題的爭鬥由來已久。在巴以衝突背景下,包括哈佛大學在內多所高校的學生自去年起發起支持巴勒斯坦的持續抗議活動。特朗普政府以“反猶主義”指控為由,威脅調查數十所大學,並停止向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高校撥款。特朗普曾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哈佛就是個笑話,傳授仇恨與愚蠢。”

針對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的“國際禁招令”,哈佛大學教授瑞安·伊諾斯稱,美國政府正試圖對一個美國機構施加懲罰,原因僅僅是這個機構沒有屈服於美國政府的政治意願。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刊文稱,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在把民粹主義意識形態擴展到高等教育,這將在校園裡製造一種恐懼文化。

將加劇人才“出走潮”

據統計,“禁招令”將影響占哈佛學生總數超過四分之一的國際學生。輿論認為,這將導致教師、學生以及科研人才的流失,加速美國教育和科研界已經顯現的人才“出走潮”。

這張2024年4月20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的是哈佛大學的圖書館。新華社記者 劉傑 攝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說,特朗普政府在教育領域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措施,導致研究經費銳減、簽證政策反覆無常以及學術干預日益嚴重,正逐漸摧毀美國高校及研究機構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據英國“找到博士項目”網站統計,今年4月,對美國博士學位的搜索量同比下降40%,歐洲學生對美國博士學位的興趣下降一半。英國《自然》雜誌3月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600多名參與調查的美國科研人員中,約75%的受訪者表示正考慮離開美國。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文章指出,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紛紛加大激勵力度,招募來自美國的人才。法國近日宣布將撥款1.13億美元,主要用於吸引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赴法工作。歐盟也表示,將投入5.66億美元,將歐洲打造成全球科研人才聚集地。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文章認為,來自全球的優秀人才曾支撐起美國的繁榮,而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切斷這一循環。

近期在英國倫敦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顯示,美國在國際社會的“聲譽”指標明顯下滑。軟實力概念的提出者、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前院長約瑟夫·奈在去世前曾撰文說,美國吸引其他國家的能力已日漸衰落,特朗普政府的種種做法正嚴重損害美國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