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特朗普的限制招生令,大概率是實行不下去的。
這項政策得罪了美國太多的人和利益相關群體,特朗普政府的限招令勢必會引起極大的反制,最終結局,只能是像禁穆令那樣被地方法院的判決所推翻。
加利福利亞州聯邦法院發布的臨時禁止令,只是阻止特朗普政府實施限招令的第一道防線。如果特朗普政府與哈佛大學沒有達成妥協,想要強行通過該項法令,那麼後續勢必還要面臨聯邦最高法院的“司法狙擊”。除此之外,美國現任司法部長如果不贊成該項法令,也有可能從中攪局。特朗普的限招令很有可能會被地方法院——聯邦最高法院和美國司法部的司法體系層層瓦解。
在美國,涉及到群體重大利益的司法訴訟,程序非常繁雜且時間漫長。在此過程中,隨着特朗普的招生禁令在司法訴訟期間被法院凍結,很可能會拖到特朗普的任期結束,最終不了了之。
根據哈佛大學發布的消息顯示,加利福尼亞州聯邦法院將於在5月27日和5月29日舉行聽證會,和哈佛大學已經數百名國際留學生繼續討論是否頒布初步禁止令(PI)以延長保護期。如果初步禁止令獲批,保護期將會延長數月甚至到案件正式判決。
本次事件的根本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一直對哈佛大學招收巴勒斯坦和中東難民留學生的政策不滿。他認為哈佛大學的這種行為是在支持極端勢力,助長了美國內部的反美思潮和恐怖主義活動。同時特朗普政府認為,過去的十多年間,哈佛大學與他國高校、研究機構開展的大量研究合作、科研資金往來缺乏監管,存在泄露美國戰略敏感技術和高科技機密的風險。
因此在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公開要求哈佛大學應該整改管理機構並廢除多元化的招生政策,尤其是要停止招生巴勒斯坦和中東極端反美地區的留學生。然而此項要求遭到了哈佛大學的斷然拒絕。哈佛大學校長在4月份的一份公開信中寫到:“任何政府——無論哪個政黨執政——都不應規定私立大學可以教授什麼課程、可以招收和聘用哪些學生,以及可以從事哪些研究和探究領域。” “哈佛大學不會犧牲其獨立性,不會放棄憲法賦予的權利”。
隨後,特朗普政府凍結了22億美元的哈佛大學聯邦撥款。之後在5月22日,美國土安全部又向哈佛大學提出了一項該校師生不可能接受的要求:要求哈佛大學在72小時之內,提交其學校學生支援巴勒斯坦反擊以色列的抗議集會記錄。此項要求又遭到哈佛大學拒絕,特朗普政府最終祭出了SEVP撤銷禁令。
在本次事件中,哈佛大學的表現堪稱強硬。就在上個月,哈佛大學和受影響的留學生,因為這件事兒,直接把特朗普的聯邦政府給告了。
4月18日,有超過100名受到該政策影響的留學生,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了訴訟。訴訟要求特朗普政府恢複合法身份並阻止美政府繼續實施該政策。
隨後在4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也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為手段來要挾並控制哈佛大學的招生政策和學術決策。在當地時間5月23日,哈佛大學再次對美國政府的國際學生禁令提起了訴訟。
連着吃了三次集體訴訟的特朗普政府,直接被當地聯邦法院下達了TRO(臨時措施)禁止令。這就意味着在法院審理這三次集體訴訟的期間,特朗普政府的限制招生禁令將無法繼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