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祁連山下是我家 彩虹張掖福感地帶”主題採訪團走進山丹,來自中央、省屬主流媒體記者和市縣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及正能量網絡名人40多人,深度挖掘並記錄山丹縣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創新實踐與豐碩成果。


張掖LNG儲備中心,這座肩負着張掖市5天應急儲氣重任,同時為全省20個縣城燃氣企業提供5%天然氣應急儲備的能源樞紐,是河西地區重要戰略能源保障基地。目前,該中心一期工程已順利投產,每年可生產液化天然氣12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7億元。二期項目建設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土建工程完工率達98%,設備安裝等工作接近尾聲。全面投產後,其將具備日處理150萬立方米天然氣、5.9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存能力,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天然氣應急儲備基地,為區域能源安全築牢堅實屏障。

來到甘肅新青龍管業有限責任公司內,(DN400mm-2000mm)PCP預應力混凝土管生產線正在試生產,現場一派繁忙景象。作為山丹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該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是一家集節水灌溉裝備、市政給排水管道的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示範企業。項目全面投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將突破7000萬元,實現利稅超500萬元,這不僅填補了河西地區PCP管道市場空白,還為山丹縣水資源管網建設供應優質產品,有力推動當地經濟增長、拓寬群眾就業增收渠道。

近年來,山丹縣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聚焦培育“3+3”優勢產業鏈,深入實施“八大”行動,圍繞煤炭生產集散及深加工、新能源及裝備製造、新材料綜合開發利用、生物醫藥、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重點領域,科學謀劃項目建設。2025年,全縣共計劃實施項目133個。目前,青陽煤礦、蘭張高鐵武張段等89個項目已開復工,全力推動縣域經濟實現新突破。

同樣,在基層社會治理方面,山丹縣也亮點頻出。山丹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着力打造“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一體化調度、一攬子解決”的矛盾糾紛閉環處置模式,運行高效有序。圍繞“五有目標”,紮實推進“五個規範化”建設,憑藉出色的工作成效,於2024年榮獲全省新時代“楓橋式”基層單位稱號。自2024年以來,全縣各級綜治中心累計受理糾紛8044件,化解率高達98.2%。同時,通過深化“三調對接”機制,在訪調、訴調、警調等工作上實現全流程流動化解;“全科網格”實現全域覆蓋、“四級七天”遞進解紛模式不斷優化、“心理服務”深度融入基層治理,讓風險隱患預防在萌芽、化解在基層,織密基層社會治理“安全網”。

採訪過程中,媒體記者和網絡名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用鏡頭和筆觸,生動記錄山丹縣以項目建設為強勁引擎驅動經濟發展,以創新治理為重要抓手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生動實踐。此次採訪活動成果將通過中央、省市級媒體矩陣進行全方位、多維度傳播,進一步擦亮“絲路馬都 古韻山丹”品牌名片,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的輿論合力和發展動能。(王國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