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哈佛大學禁令引眾怒,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每經編輯:杜宇

據央視新聞5月24日消息,美國哈佛大學當地時間5月23日再次起訴特朗普政府。此前一天,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取消哈佛大學獲得的學生和交流學者項目資質,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對此,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23日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

美國哈佛大學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美聯邦法官發出臨時限制令 凍結政府的撤銷決定

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一名法官5月23日對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發出臨時限制令,要求在舉行聽證會之前“維持現狀”。

法官艾莉森·伯勒斯在一份判決中說,哈佛大學提交的臨時限制令動議指出,若未能及時聽取各方意見,其將遭受“立即發生且無法彌補的損害”。因此,法院要求維持現狀直至聽證會舉行,發布臨時限制令具有正當性,原告的動議獲得批准

該法院網站信息顯示,聽證會定於當地時間5月29日10時30分在該法院舉行。

目前,司法部和國土安全部都還沒有就法官的決定進行回應。但預計特朗普政府可能會對伯勒斯的限制令提出上訴。

哈佛再次起訴美政府 提交臨時限制令動議

哈佛大學校長艾倫·m·加伯23日在致哈佛社區成員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譴責這一非法且不當的行為。這一行為危及哈佛大學數千名學生和學者的未來,也給全美各地高校眾多赴美求學、追求夢想的學子敲響了警鐘。”

加伯表示,哈佛大學已經正式提起訴訟,並將隨即提交臨時限制令動議。在尋求法律救濟的同時,校方將竭盡所能為師生學者提供支持。

美國國土安全部此前稱,之所以採取這一舉措,是因為哈佛大學拒絕遵守提供有關其國際學生記錄的要求。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指責哈佛大學“營造了一種不安全的校園環境,對猶太學生充滿敵意,宣揚對哈馬斯的同情,並推行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多元化、公平和包容’政策”。諾姆還稱,此舉是對全國所有大學和學術機構的警告。

取消招收國際學生資質是特朗普政府對哈佛大學進行打壓的最新舉措。今年4月,在哈佛大學拒絕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改革其管理結構、招聘及招生政策的要求後,特朗普政府凍結了對該校總額為22億美元的多年期撥款,以及6000萬美元的多年期合同款項。此外,特朗普政府還威脅考慮剝奪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哈佛大學4月21日對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指控政府試圖以凍結聯邦資金為手段操縱哈佛大學的學術決策

根據哈佛大學的數據,截至2023年秋季學期,國際學生占哈佛學生總數的27%以上。目前,哈佛大學招收了近6800名國際學生和學者,他們來自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大多數在攻讀研究生課程。

哈佛留學生稱自己成為犧牲品 美政府被指“鼠目寸光”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針對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政策,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22日在接受採訪時稱,這是對美國所有高校的警告。

對此,在哈佛的留學生擔心無法順利畢業慨嘆自己成了白宮與哈佛角力的犧牲品。在美國社交平台上,有網友指出,越來越多的學術界人士正紛紛尋求離開美國,打壓學術界的行徑實屬鼠目寸光之舉。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其他高校或面臨類似處境

據央視新聞,美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22日在福克斯新聞放話:“其他大學也可能被審查”,並稱此舉是對全國高校的“警告”

諾姆的這一表態將矛頭對準與美政府早有矛盾的高校。哥倫比亞大學因巴以衝突抗議被取消4億美元聯邦經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耶魯大學也因社會議題立場等與保守派理念相悖引發爭議,這些學校都可能成下一個“開刀”對象。而一旦“封殺令”範圍擴大,這些學校的國際學生也將面臨轉學或身份危機,美國高等教育的開放性與多元性將遭受衝擊。

一直以來,美國憑藉優質教育資源長期穩居全球留學首選地,但此類事件已讓國際學生和家長重新審視留美風險。最新的舉措可能引發哈佛第二場法律挑戰——該校上個月剛就政府干預課程、招生等事宜起訴特朗普政府,但漫長訴訟周期下,數千國際學生恐難等待。

國際學生該怎麼辦?

緊急轉學:尋找其他仍具sevp認證的大學接收,或緊急轉至社區大學“保身份”,再迂迴轉入其他高校,甚至選擇赴其他國家學習。若學生處於研究關鍵階段,可嘗試轉入day-1 cpt學校(day-1 cpt是f-1學生簽證的一種工作許可,允許學生在入學第一天就開始校外實習或工作)過渡。

爭取簽證寬限期:至於簽證問題,可聯繫哈佛國際辦公室,爭取60天“離境寬限期”。

發起法律訴訟:與哈佛聯手,通過訴訟爭取時間,試圖推遲或推翻禁令。

規避風險:對於尚未入學或計劃赴美的學生,可優先選擇“政策安全州”(如加州、紐約)的私立大學,避免依賴政府資助項目。或關注美國-加拿大聯合培養項目,利用北美教育合作優勢,作為更穩妥的留學選擇。

“當大學失去挑選全球最聰明頭腦的權力時,美國失去的是未來。”哈佛前校長勞倫斯·薩默斯的警告,似乎道破了這場“封殺”的結局。而對於普通留學生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審視局勢:當政策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多元化的教育規劃已是必要選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