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貪污巨款不認罪,台媒:民進黨強行“特赦”恐招致民意反撲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主政八年以來,並未如“獨派”期望“特赦”陳水扁,如今蔡英文任期將屆,“特赦”陳水扁議題又浮上檯面。台媒認為,“特赦”陳水扁與否,存在“法律”與政治問題。陳水扁希望“政治案件,政治解決”,但陳水扁貪污犯罪是事實,陳水扁案爭議迄今十多年,陳水扁從未認罪道歉,如何談論“特赦”?蔡硬要在“520”前“特赦”陳水扁,不只無法替賴清德拆彈,反而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對立。

台灣“聯合新聞網”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陳水扁涉及的弊案高達十件,其中四案已經定案,另外四案則因陳水扁身體因素、“保外就醫”處於停審狀態。能談論“特赦”的案件是已經定案的,包含合併執行判刑20年的龍潭購地弊案、陳敏薰1000萬元(新台幣,下同)買官貪污案、二次金改元大並復華、海外洗錢等四案。

台媒指出,陳水扁所涉及的案件,共有11億元貪污所得,包括已經沒入公庫的3億元,以及查扣中的8億元。不論如何,陳水扁從過去到現在,始終堅持他所涉及的相關案件是“政治辦案”,因此拒絕認罪,也拒絕道歉。

台媒文章報道,過去八年來,蔡英文主政期間,來自“獨派”與“深綠”團體要求“特赦”陳水扁的壓力從未停止,甚至連陳水扁本人也曾公開表示,“特赦”的阻力仍在於蔡英文。但蔡英文主政下的民進黨當局,始終未對“特赦”陳水扁輕易表態。主要原因是在陳水扁不願認罪的情況下,貿然行使“特赦權”,恐引發極大的社會反彈。

如今在英文即將卸任之際,不斷有“特定管道”拋出“特赦”陳水扁議題“試水溫”,在“520”新任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前,替賴清德拆除陳水扁這顆“政治炸彈”的政治企圖,宛如司馬昭之心。台媒認為,過去八年台當局“堅持”不“特赦”扁,若此時“特赦”,不但無法自圓其說,更以對社會交代。

台媒指出,陳水扁2008年卸任台灣地區領導人不到三個月,就曾親自召開記者會,坦承“我曾經做了‘法律’所不許可的事”。當年的陳水扁有認錯的勇氣,但隨後對於涉及的眾多案件卻又改口是“政治辦案”,不論在“法律”與道德上都難以令民眾信服。十幾年過去,陳水扁迄今依舊不認罪,在此情況下,如果民進黨當局強行“特赦”,恐將招致巨大的民意反撲。(海峽導報記者 陳紫琳 林靜嫻 整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