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K8教練機機被擊落!緬甸內戰擴大化!緬版南北戰爭一觸即發

而緬甸在建國時也用的是美國的聯邦制。也是相似的南北劃分,緬甸政府軍卻干不過緬北地方武裝。無奈緬甸國父昂山將軍把緬北各路土司請到一起開會談判。昂山承諾:“組建一個緬甸聯邦共和國,各民族自由平等,緬北土司享有高度自治權。大家踏踏實實合起伙過日子,覺得不開心了,緬北土司有權退出。”


也是在昂山的倡議下,雙方簽訂了著名的《彬龍協議》,緬甸這才建了國。但是要知道,這畢竟是昂山的權宜之計。大家暫時先和和氣氣的建個國,之後就各自為政了。美國打了場南北戰爭,消滅了各種的獨立武裝,戰爭贏了還和南方和解了,中央集權得以恢復。緬甸也想照着來這麼一下,畢竟要想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有一個穩定且強大的中央集權。

但緬甸又照虎畫成了貓。南北的確打了起來,緬軍也打贏了。但打贏後的緬甸聯邦政府實行緬族沙文主義政策,搞起了“六等級身份證制度”。簡單說就是,緬族人給你發身份證,認可你是公民,享有公民權益。緬北少數民族或者外來移民發臨時身份證,沒有投票權,把你當外人。


這一番操作無疑是對緬北少數民族的歧視,緬北各民族也不是設什麼好脾氣的主。本來就是搭夥過日子,就是看在《彬龍協議》裡面的平等的面子上。現在平等不復存在了,那就沒必要跟着混了。轉而執行後面的條例,各邦擁有高度自治權,可自主決定是否退出。不把我們當人,那就不搞了,上山打游擊去,自由自在。緬北各少數民族就開始建立獨立的武裝力量,自此,軍閥叢生。


緬甸內戰從此開始,至今未休。歸根到底就是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各自為政怎麼可能成事。現在,緬甸的軍力放眼整個東南亞,那都是非常弱小的。就說緬甸空軍,加起來也就130多架戰機,最先進的也就是2架俄制蘇-30和26架米格-29戰鬥機。什麼概念,現在美國一艘航母那都是日常配備80架飛機,一個國家也就比一艘航母多一點,怎麼玩?


說白了,還是緬甸太窮了。緬甸政府時刻提防着地方武裝,局部交火那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如此動蕩的局面,還談什麼發展經濟,讓百姓過好日子。如果再這麼繼續下去,內戰全面爆發,分崩離析,改朝換代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