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木
隨着越來越多國家加入“挖美元牆角”的行列,美國政客終於坐不住了。據觀察者網消息,日前佛州參議員盧比奧公開哀嘆美元的衰落。他說越來越多國家正在採取美元以外的貨幣交易,美國在5年內根本沒有辦法制裁這些國家。
盧比奧的採訪發生在中國跟巴西達成協議,用本幣進行貿易結算之後,按道理講“去美元化”之風已經颳了很久,比如中俄等國家已經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但直到中國與巴西簽訂協議,美國政客才如夢初醒,開始大肆炒作。
道理很簡單,美國一向將南美洲視為後花園,而巴西則是這些國家中經濟最強大,政治影響力舉足輕重的一個。連巴西也要拋棄美元,這無疑是種背叛,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當巴西走進中國的朋友圈,美國才意識到自身孤立中國的策略並不成功,自己反而快要成為被孤立的那個。
而美元在全球“人人喊打”,本質上是美國信用透支的結果。近段時間以來,歐美銀行業爆發危機,美元信用透支風險驟增。很多國家不得不採取措施,實施自救。
但美媒卻以“去美元化”為標題大加煽動,近段時間以來,美國財長耶倫、總統拜登紛紛對去美元化發表意見,雖然目前的情況還不能動搖美元的霸主地位,但作為國際貨幣,美元從備受追捧的避險貨幣到如今人人喊打的局面,跟美國的濫用是分不開的。
俄烏衝突後,美元成了美國打壓“敵國”,收割盟友的工具,美元“武器化”的結果,讓全世界都看到了依賴美元的危險性,搞不好自己積攢的財富一瞬間就會被美國掠奪。
美國濫用美元,嚴重透支了美元的信用,用得越多,被拋棄的速度也就越快,逐漸失去了其他國家的信任。
而作為典型的共和黨人,盧比奧不關心美國人的財富,只關心美國能不能對其他國家實施制裁,正是這種保守思想的延續。像他這樣一貫反華,將“威脅論”掛在嘴邊的議員,頭腦中除了對抗和競爭,就很難找到其他選項了。而美國必須具備制裁能力的潛台詞,是美國要具備控制其它大國的能力,特別是中國。
在盧比奧這番言論出爐後,遭到了大規模的反對。不少人直接在社交網站上指責盧比奧脫離實際。有人認為正是美國天天制裁,才會迫使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反對美國。而且美國不斷用美元收割世界,還怪別人不再使用美元交易,這完全是屬實是本末倒置、賊喊捉賊。
美元被拋棄,可能會讓這些美國右翼政客們感到痛苦,但也會讓更多國家擺脫美元的束縛,走上健康的經濟發展之路。
如今去美元大潮已經席捲全球,而盧比奧等美國政客除了打嘴炮什麼都做不了,美國失去的不光是美元的地位,還有在全世界的影響力。而此消彼長之下,會有越來越多國家加入“去美元化”的行列,對美國來說,致命打擊恐怕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