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所處的地界不同,所形成的歷史基礎不同,因此不同的國家之間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風俗文化,形成了不同的國民精神,比如中國人的含蓄委婉、日本人的堅韌剛勁、美國人的開放自由等等,都是不同國家自己身上所帶來的不同文化特徵。
在這種文化特徵下的國民會有着各種各樣的美好品格,也會因為國家意識的不同而使得國民形成不同的缺點,不過今天最主要的不是談論不同國家之間人們的差別,而是要談論一個與中國文化十分迥異的節日。
印度這個國家以牛為聖物,因此在潑糞節會以相互投擲牛糞來表達自己的祝福。而日本更甚,他們會在特定的節日以泥漿作為送祝福的物品,肆意的將其投擲在任何人身上,而這種節日風格也令含蓄委婉的中國人十分不解。
一、 男女赤膊上陣,日本有個“重口味”的節日,比潑糞節還辣眼!
(1) 輕便的服裝
在日本過泥漿節幾乎可以說不用穿衣服,因為大家在互相打鬧玩耍的過程中穿的衣服太多反倒使得浸滿了泥漿的衣服變成了累贅,會阻礙你的前進。
所以在日本過泥漿節,你需要準備一身十分輕薄並且方便的衣服,女性以火熱的比基尼為主,而男性則以一條泳褲或者普通褲衩為主,這樣裸露的大部分肌膚就會使得你的行動不受限制,節日過後的清洗也會更加容易。
(2) 良好的心理準備
泥漿節是一種通過泥漿表示祝福的節日,在節日過程中男男女女之間幾乎沒有任何親疏界限,包括人與人之間也沒有任何界限,即使你與周圍的人毫無關係素不相識,也難以逃脫掉他們熱情的擁抱,尤其很多日本男性會趁着這個節日肆意的與女性親近。
會將女性抬起來扔進泥潭之中,甚至會不由分說的緊緊擁抱住你,所以如果想要參加泥漿節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
(3) 了解泥漿節的文化
很多人去到日本正巧趕上了泥漿節,看到不少人在人群之中和泥潭之中打得火熱,卻不知道他們究竟在做什麼,甚至連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也會感覺到一種冒犯,這其實就是中日文化之間的差別,所以遊客去到當地即使不參與進泥漿節的慶祝活動中,也要讓自己的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了解這種不同的文化。
二、 渾身污垢的泥漿節,日本人為何熱衷於過這種骯髒的節日
(1) 泥漿節的源起
泥漿節的慶祝時間在每年的二月份期間,這個節日的由來源於日本的農耕生活,在多年以前日本人認為土地中的泥土是一種自然的饋贈,是大自然給予人類最好的福音,因此他們將土地中的泥漿視作神聖之物,想要將這份福音送給自己身邊的人,於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泥漿節,有了今天的這種過節模式。
(2) 泥漿節的祝福
泥漿節中的泥漿意味着一種祝福,與中國傣族的潑水節別無二致,都認為向自己想要祝福的人身上投擲或者噴洒代表祝福的物品便是一種最大的祝願,而印度也有類似的節日風格,印度將牛視作一種神聖的生物。
而牛糞也被視作一種極具利用價值和福氣的代表,於是會在潑糞節將牛糞投擲在自己想要祝福的對象身上,不過相比於日本的泥漿節和印度的潑糞節,中國的潑水節看起來接受度就高了很多。
(3) 解放天性的節日
泥漿節一方面是為了向自己想要送祝福的人送去自己最誠摯的祝福,另一方面也是一種可以解放自己壓抑已久天性的節日,比如很多人都熱衷於參與一些能夠撒潑打滾的活動,泥漿節其實就有這種作用,它能夠讓參與其中的人感受到天性的釋放,將壓抑許久的情緒發泄出來。
三、 泥漿節雖然肆意快樂,但是也要注意衛生和安全
(1) 泥漿病菌多
泥漿這種物品內部含有大量的細菌病菌,對於一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人來說還是盡量不要參與,畢竟這種活動可能導致自己生病感染,尤其如果本身身上就有傷口的人更是最好躲得遠遠的。
(2) 注意安全
很多人在泥漿節慶祝的過程中會比較瘋狂,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和安危,尤其一部分男性會藉此揩油,所以大家如果想要加入其中也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盡量讓自己不被騷擾和不受傷,多加小心和注意。
總結:泥漿節作為日本的一種文化節日,對於國人來說接受度可能較低,但是如果去到日本你會比較感興趣,也可以參與其中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