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上個月中國和美國高達100%以上的雙邊關稅,曾讓美企蘋果公司大為恐慌,並做出從中國轉移出供應鏈的舉動。當時英媒表示中國的蘋果生產線向全球輻射,且佔據絕大多數的產能;但公司需要向美國客戶交貨,已經不能從國內出發了,所以他們緊急轉移了一部分產能到印度。此舉也引發印度媒體爭相報道,聲稱印度已經“看到了希望”;印商工部長更是大讚特朗普的關稅“公平”,認為他們能從這波爭端中獲得好處。
但4月中旬美國媒體曝光,特朗普得知蘋果CEO庫克去印度轉移生產線並準備建廠之後,將後者當面指責了一通。他明確告訴庫克“現在我聽說你正在印度四處建廠。我不希望你在印度建廠”。特朗普還“指導”庫克,要準備好把生產重心轉向美國,因為印度是世界上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據他所說庫克還是接受了提議,總而言之,美國不希望包括印度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再憑藉歐美轉移的製造業崛起,因為“一個中國已經足以令他們頭疼了”。
19日英媒BBC爆料,在最近一系列情況發生之後,他們認為因為關稅戰所導致原本從中國轉向印度的製造業投資“停滯”或“迴流”。英媒確認了4月份蘋果公司正加速在印度推進供應鏈轉移,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的消息,但提及中美貿易近日得到“重啟”,這件事也使印度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中心的野心遭遇挫敗。當前製造業正在加速回歸中國,對於莫迪政府不是一個好消息。印度想實現產業升級,但現實已經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消息人士表示,除了中美關稅戰暫停的原因,從特朗普日前當面指責庫克這件事可以看出,美方對於印度還是顧慮重重,且不打算讓印度實現產業升級。上個世紀憑藉西方製造業崛起的國家,有日本、韓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都是受到西方的經濟和市場支持;但印度和這兩國相比,他們沒有美國的“盟友優勢”,特朗普不可能對其完全信任。且從對話可以看出,特朗普真正怕的是這個14億人口、宗教和政治模式與美國完全不同的國家,真正發展起來的話又要成為美國一個強勁的對手,所以對他們應該限制投資。
英國媒體還奉勸印度,不要寄希望其他國家的“施捨”,印度想發展製造業必須要降低生產成本、完善物流和法規,否則難以實現製造業野心,甚至可能被邊緣化。除此之外,文章中還提到很多印度現在發展的弊端,比如惡劣的營商環境、嚴重依賴中國供應鏈、交通設施落後等客觀條件不足,只有勞動力充足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對此有評論表示:“莫迪政府想當機會主義者,從中美競爭中獲利;但特朗普寧可將機會給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也不願給印度,他們應該清醒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