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兩國領導人10日宣布,已與俄羅斯簽署三方協議,兩國同意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完全停火”。俄羅斯維和部隊10日乘軍機前往納卡地區,任務是監督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停火。土耳其外交部長當天說,土方將“一同主導”對納卡停火的監督。
新華社資料圖
亞美尼亞:“痛苦決定”
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10日率先在社交媒體“臉書”宣布,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同意在納卡地區停止敵對。帕希尼揚說,決定停火對他和亞美尼亞而言是“難以言說的痛苦”,但“可能是最好的決定”。他說,停火將“開啟國家團結、重生的新時代”。
帕希尼揚簽署停火協議引發部分亞美尼亞人不滿。一些示威者襲擊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的政府所在地,打破窗戶、洗劫辦公室。
阿塞拜疆:“為此高興”
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10日為納卡衝突得以解決“高興”,說衝突雙方就重大事項達成共識。他認為新停火協議具有歷史意義,符合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地區利益。
阿利耶夫8日聲稱阿軍控制納卡地區戰略重鎮舒沙。按照法新社的說法,阿軍控制舒沙是本輪衝突的轉折點。舒沙戰略位置重要,有一條通往亞美尼亞的主要道路。
俄方啟程
派出1960名維和人員和90輛運兵車
俄羅斯國防部10日說,載有俄維和人員、裝甲運兵車和物資的第十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已從俄羅斯起飛,前往納卡地區。俄國防部說,俄方一共將把1960名維和人員、90輛裝甲運兵車、380輛車輛以及一些特殊裝備運至納卡地區。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阿塞拜疆總統伊爾哈姆·阿利耶夫、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9日簽署聯合聲明,宣布納卡地區10日起“完全停火”。普京說,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軍隊將停留在各自陣地,俄維和人員將進駐納卡監督停火。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扎哈羅娃10日說,向納卡地區派俄維和人員的打算一個月前就在外交談判中開始討論,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和俄羅斯三方共同研究。
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蘇珊·斯捷潘尼揚10日說,當天上午6時起,納卡地區保持“相對平靜”,整個前線的作戰行動暫停。
土方參與
稱將繼續站在阿塞拜疆一邊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根據三國領導人簽署的聲明,阿塞拜疆將取得對納卡一些地區的控制。亞美尼亞首都埃里溫一些人激烈抗議這份聲明。
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傳統盟友,在納卡衝突期間宣布全力支持阿塞拜疆,但否認輸送武裝人員直接介入戰事。土耳其外交部長梅夫呂特·恰武什奧盧10日在社交媒體寫道,阿塞拜疆取得“戰場和談判桌上的重要收穫”,土耳其將繼續在戰場和談判桌上站在阿塞拜疆一邊。恰武什奧盧當天在記者會上說,眼下的討論聚焦如何監督和控制停火,土方將“一同主導”對停火的控制,並將支持阿塞拜疆。
背景
納卡衝突
納卡地區位於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大多是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後,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爭奪納卡地區爆發戰爭。兩國1994年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時有衝突。
納卡地區新一輪武裝衝突9月27日爆發。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10月三次簽署停火協議,然而衝突繼續。
(原標題:納卡地區“完全停火”俄羅斯派維和部隊前往監督)
來源 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