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調解專家:國際調解院落戶推動“以和為貴”走向世界

2025年05月28日14:02:05 國際 1031

中新社香港5月28日電 題:香港調解專家:國際調解院落戶推動“以和為貴”走向世界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很興奮看到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香港粵港澳大灣區聯合調解研究院院長徐晶連用幾個“很興奮”來形容自己的心情。

香港調解專家:國際調解院落戶推動“以和為貴”走向世界 - 天天要聞

2023年2月16日,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成立儀式在香港舉行。圖為時任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左二)、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右)和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主任孫勁(左一)主持國際調解院籌備辦公室揭牌儀式。(資料圖)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

《關於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簽署儀式將於5月30日在香港舉行,近60個國家和聯合國等約20個國際組織將派高級別代表出席。國際調解院着眼以調解定分止爭,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通過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的政府間法律組織,其總部選址於香港歷史建築舊灣仔警署,預計最快可於今年底或明年初正式開幕。

徐晶從事調解工作近20年、曾被評為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金牌調解員”,近10年來成功調解逾1500宗案件,其中超過95%的案件涉及跨境爭議調解。她介紹,調解作為一種重要的糾紛解決方式,在中西方文明中都有悠久歷史和實踐基礎。與訴訟、仲裁相比,調解具備自願及自主、高效率與低成本、程序靈活、保密性、非對抗性,以及和解協議易執行等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當事人選擇通過調解來解決糾紛。

“20年前我剛開始做調解時,總要先花很大精力向當事人解釋調解是什麼、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好處。”香港和解中心會長、香港國際調解中心主席羅偉雄告訴記者,近10年,隨着國家和香港大力推動調解文化,調解的優勢受到廣泛認同,調解案件數量持續增加。

羅偉雄說,調解所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約為訴訟、仲裁等爭端解決方式的十分之一,而且能夠照顧當事雙方的情感需求和未來發展需要,幫助雙方重建合作關係,“我覺得這是調解最有幫助的地方。”

多年調解工作中,羅偉雄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幫助一家中國內地國有企業解決在中亞地區的建設項目糾紛。這家企業此前遇到同類糾紛,都是通過在當地訴訟或仲裁解決。經過團隊約三個月的努力,當事雙方達成和解方案,不僅保障項目建設繼續進行,也提高了團隊調解國際糾紛的能力,助力海外企業“引進來”、內地企業“走出去”。

香港調解專家:國際調解院落戶推動“以和為貴”走向世界 - 天天要聞

2025年1月13日,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舉行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員證書頒授典禮。圖為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前排中)等與獲頒證書的調解員合影。(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談及國際調解院總部設在香港,羅偉雄認為,這將有利於推動“以和為貴”的東方智慧走向世界,助力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徐晶強調,這既肯定了香港“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也對香港調解員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徐晶建議,香港調解員應以成為“全球調解專家”為目標,深入學習《新加坡調解公約》等法律框架,運用大陸法系普通法系、伊斯蘭法系等多法系知識,組建多語種團隊,提高跨文化溝通能力,輔以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系統提升解決複雜國際爭端的能力。“長遠來看,香港調解員可結合西方調解技巧與東方和合傳統,探索建立全球調解標準,將香港建設成為‘調解之都’。”(完)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遼寧省原副省長郭彩雲重回審計署,擔任副審計長 - 天天要聞

遼寧省原副省長郭彩雲重回審計署,擔任副審計長

5月28日被免去遼寧省副省長後,郭彩雲已重回審計署工作。據人社部網站5月29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其中任命郭彩雲(女)為審計署副審計長。郭彩雲郭彩雲,1970年7月出生,山西晉城人,民建會員,經濟學碩士,高級審計師、註冊會計師。她曾任審計署辦公廳政研室副主任、審計署辦公廳副主任兼辦公廳政研室主任、審...
韓國大選在即,中國使館發布禁區提醒!真相比你想的複雜得多! - 天天要聞

韓國大選在即,中國使館發布禁區提醒!真相比你想的複雜得多!

隨着韓國大選的臨近,平時繁華熱鬧的街頭巷尾,也逐漸瀰漫出一種緊張的氣息。政黨旗幟高掛,街頭演講此起彼伏,而身穿制服的安保人員也開始頻繁巡邏。對於當地民眾而言,這或許只是一次熟悉的政治周期,但對於生活在韓國的中國公民和來訪遊客來說,這段時期可
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召開 - 天天要聞

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召開

【來源:宜黃縣人民政府_領導活動】5月28日,第十八屆縣人民政府第65次常務會議在縣行政中心五樓常務會議室召開。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小青主持會議,縣領導周欽、邵明申、羅小剛、楊撫平、吳媚等出席會議。邵建宜、馮志榕列席會議。
“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 天天要聞

“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中新網紹興5月29日電 題:“90後”巴基斯坦青年: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 作者 項菁 “我想在中國實現科研夢。”第九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即將到來,“90後”巴基斯坦青年安哲(Azim Uddin)在浙江紹興受訪時說。 安哲從小熱愛科學,如今專註先進複合材料及3D打印研究。一年前,因被紹興地區的人文底蘊、科創氛圍和國際友好環境吸...
準備就緒! - 天天要聞

準備就緒!

第四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準備工作就緒第四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即將在敦煌召開,為中外文明交流接續搭建橋樑,奏響文明互鑒新樂章。5月28日,距大會開幕還有兩天,敦煌國際會展中心A館一樓國際廳內各項籌備工作已進入衝刺階段。會場內,桌椅和各類標牌擺放整齊劃一,工作人員反覆檢測、調試重點設施設備;會議服務人員進一...
賴清德遮羞布被揭開,國台辦給台獨指明路,留下最後機會? - 天天要聞

賴清德遮羞布被揭開,國台辦給台獨指明路,留下最後機會?

面對賴清德的“兩岸併購論”,國台辦現在直接扯下了他的遮羞布,並且給賴清德指明了道路,那麼賴清德到底會不會走這條路?01 賴清德遮羞布被扯下台當局領導人賴清德上任一周年之際再出驚人言論,但相較於之前的“兩國論”,這次的“公司併購論”顯然要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