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2025年05月26日17:33:08 國際 1879

最近蒙古又有不尋常的舉動,41年來頭一次派出外長訪問了菲律賓。本來這是蒙古和菲律賓的事,但是蒙古的這次出訪卻是要對我們的南海問題指手畫腳。

之前我們就警告過蒙古了,但他還是要故意和中國對着干。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上次蒙古外長去菲律賓還是1984年的事,那時候中國剛改革開放,蘇聯還沒解體。

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訪問,原因不複雜,就是因為兩個國家之間確實沒什麼關係,也就沒有走動的必要。

去年兩國貿易額才564萬美元,連中國縣城之間的交易量都比這大。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但這次他們硬是憋出幾個合作項目,蒙古要把公務員送到菲律賓學英語,菲律賓要教蒙古搞熱帶農業,還計劃開通烏蘭巴托直飛馬尼拉航線。

可以看得出來,這幾個項目實在是沒事找事,你要學英語,哪裡不能學,要跑菲律賓去學英語。

菲律賓教蒙古熱帶農業就更是扯淡,難道蒙古的羊會上樹么,還是椰子樹。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合作是假,搞事是真的,蒙古被中俄包夾,菲律賓在南海跟中國鬧彆扭,於是兩國覺得是不是能一起擦出點火花來。

蒙古想搞“第三鄰國”戰略,通過菲律賓打入東盟圈子,減少對中俄依賴,而菲律賓則想拉攏更多國家給自己在南海撐腰,連內陸國都不放過。

雙方還假裝“民主盟友”,在聲明裡塞進人權、法治這些西方愛聽的詞,以討好西方國家。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當然,背後真正在牽線搭橋的還是美國,2024年8月美國務卿布林肯前腳離開蒙古,菲律賓外長後腳就到。

美國想在中俄後院插釘子,蒙古這個“地理肉夾饃”正合適,菲律賓作為美國鐵杆小弟,負責幫大哥跑腿聯絡。

蒙古突然站隊菲律賓,表面上看似多了個“盟友”,實際上是撿了芝麻丟西瓜。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蒙古欲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此想法無可厚非,畢竟不能孤注一擲。然而,減少依賴與故意令中國反感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我們尊重每個國家的主權,也希望每個國家都是獨立自主發展的,但不代表我們會允許其他國家來踐踏我們的底線。

中國買走蒙古84%的出口產品,光煤炭一項就占蒙古GDP的25%。要是中國像對澳洲那樣限制進口,蒙古的礦車立馬變廢鐵,牧民只能抱着羊哭。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蒙古的所有進出口皆需經由中俄口岸,即便是售往美國的稀土,也得先運抵中國天津港。真惹急了,中俄一關口岸,蒙古直接變“內陸孤島”。

之前邀請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訪問,俄羅斯已經不爽,現在又碰南海紅線,中俄可能聯手限制蒙古能源進口,冬天零下40度沒暖氣不是開玩笑的。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鮑爾與蒙古國曾經駐北約特派團的維和人員見面

一個小國不想着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反而是要把兩個大國全得罪了,真的是取死之道。

菲律賓誇蒙古和自己共享“自由民主”,但蒙古人均GDP才4000美元,30%人口貧困,這“民主樣板”連印度都懶得抄。

一個內陸國插手海洋爭端,好比“旱鴨子教游泳”,東盟國家看蒙古就像看馬戲團——熱鬧但沒用。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其實都不需要講什麼道理,俄烏衝突都還沒打完呢,蒙古現在不就是想走烏克蘭的老路么?

蒙古是夾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烏克蘭夾在俄羅斯和歐洲之間。

烏克蘭親美反俄,結果GDP腰斬、領土分裂;蒙古現在學這套,真鬧到中俄出手,美國只會像拋棄烏克蘭一樣甩鍋。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烏克蘭的戰略意義比蒙古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對於美國來說也只能當一個棄子,蒙古竟然還會指望美國。

美國拉攏蒙古不過是為了牽制中俄罷了,真到對抗之時,蒙古恐怕連美軍一個集裝箱的援助都盼不到。

美國不會真的援助蒙古,但中國真的會制裁蒙古。蒙古的經濟對中國的依賴比美國還嚴重,超市裡90%的蔬菜水果、80%的日用品來自中國,一旦停供,蒙古人連大白菜都吃不上,只能天天啃羊肉。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美國想通過蒙古給中俄添堵?中國直接找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簽新協議,把原本過境蒙古的中歐班列改道,讓蒙古徹底失去地緣價值。

蒙古牧民本來就對政府親美不滿,中國稍微支持幾個環保組織抗議礦產過度開發,就能讓蒙古政府焦頭爛額。

原本我們還要幫蒙古修的鐵路、電廠、污水處理廠,現在全部“因技術問題暫緩”,烏蘭巴托的霧霾繼續全球第一。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蒙古現在就屬於是病急亂投醫,作為一個國家卻完全沒辦法真正的獨立。

政府財政收入的70%都指着對華賣煤,但中國自己煤炭多得用不完,客戶一皺眉就得降價。

礦挖出來也難運出去。蘇聯時期的鐵路為寬軌,與中國標準軌不兼容。運煤時需先轉用卡車,再換乘火車,如此折騰一番,成本竟比澳大利亞海運高出三倍。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中俄一關口岸,蒙古礦車便要在邊境苦等三個月之久,車上羊毛甚至都會爛掉。

全國76%的國土面臨沙漠化威脅,牧民所養羊只數量從2500萬頭驟增至7000萬頭,草根幾被啃食殆盡。沙塵暴一來,烏蘭巴托的樓都能被掀翻,北京的霧霾里也有蒙古的“貢獻”。

奧尤陶勒蓋銅礦把周邊河流抽幹了,牧民沒水喝只能往城裡跑。首都烏蘭巴托一半人口擠在貧民窟,冬天燒煤取暖,PM2.5超標133倍,吸口氣像在吃土。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越窮的地方就越腐敗,蒙古的貪官比礦還多,2022年650萬噸煤炭“失蹤”,涉案金額18億美元,前總統都被抓了。

世界銀行數據說,每100萬美元礦業投資就有4.2萬美元用來行賄。

全國青年失業率超20%,大學畢業生有30%找不到工作。首都烏蘭巴托的貧民窟里,年輕人要麼當“尼特族”,要麼去韓國打工刷盤子。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學校破得像危房,老師工資還沒服務員高。40%的高學歷人才跑國外,留下的工程師缺口7000人,但大學還在拚命培養用不上的商科生。

中俄默認蒙古當“中立國”,但本質是嫌它又窮又沒戰略價值,如果蒙古老實一點,我們還可以幫扶一下,現在又這麼不老實,幫扶都不用幫扶了。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陳愛雪,巴音其其格.蒙古國與中國煤炭貿易合作研究[J].新絲路(中旬),2022,(4):0001-0003+0051.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2.中國同蒙古國的關係——外交部

不顧中方警告,蒙古國還是邁出了危險的一步,支持菲律賓插手南海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 天天要聞

面對印度百般挑釁,中國為何不動手?一個戰略真相美印後知後覺

南亞地緣博弈新態勢:印度頻頻出招背後的戰略考量印度在邊境頻頻挑釁,動作不斷,似乎意在逼迫中國做出強硬回應。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中國始終保持克制,沒有貿然出手。不少人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個被忽視的戰略真相逐漸浮出水面,連美印也在事後才恍然大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 天天要聞

杜特爾特沒了遺憾,讓他恨鐵不成鋼的長女,終於扛起了家族大梁

文|文人所有內容皆有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及末尾杜特爾特家族在菲律賓政壇的根基深厚,源自老杜特爾特在達沃市數十年的經營,以及他總統任期內積累的超高人氣。作為家族的核心,杜特爾特曾有一個清晰的政治藍圖,卸任總統後扶持長女莎拉登上總統寶座,自己退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 天天要聞

章某雯跳橋輕生,警方公布監控畫面

安徽女子章某雯在湖北黃石失蹤一事,近日引發廣泛關注。5月27日晚,黃石市公安局黃石港區分局發布警情通報,披露了章某雯跳橋前的行動軌跡。通報顯示,章某雯今年17歲,安徽太湖縣人,2024年被診斷為“焦慮抑鬱狀態”。2025年4月10日晚,她隨嬸嬸在廣場跳舞,後步行到黃石長江公路大橋,20時32分翻越護欄,20時43分跳橋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