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牽頭人正式開談前,美財長主動低頭,特朗普卻依然“嘴硬”,中方立下了三個規矩,擊破了特朗普最後的幻想。
以往,中美經貿相關會談前,美方總愛放一些“狠話”,可這次,美財長卻罕見“示好”,率先釋放出緩和信號。
當地時間5月7日,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聽證會上,當被問及是否支持對部分中國用品免徵高額關稅時,美財長貝森特表示“正在考慮中”。
這一表態,可以反映出美方頂不住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所帶來的惡果已經逐步顯現,美國經濟被反噬得十分厲害。
有意思的是,美國的態度看起來有點“分裂”,一方面,財長釋放對華部分關稅豁免的信號,看起來是在和中方表示誠意。
而另一邊,特朗普卻依舊傲慢,還在信誓旦旦地宣稱不會因為推動中美貿易談判,主動下調對中國商品145%的關稅。
這一強一弱的姿態,很難不讓人懷疑他們在“唱雙簧”。
不過,到底是誰近段時間一直暗戳戳地等中方電話,不必多言,如今,又拿出這樣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態,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最新消息,我駐美使館發言人就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再次強調了是美方主動向中方傳遞談判請求,中方在對美方認真評估後,才決定與美方接觸,會談是應美方請求舉行的。
隨後擺出了3條規矩:第一、中方堅決反對美國濫施關稅立場不變,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立場也不變,必將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以及世貿組織和多邊貿易體制;
第二,關稅戰是美方挑起的,美方若想通過談判解決問題,就應停止施壓;
第三,美方必須在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談,中方不會做出犧牲。
若真要和中方談,美方就必須要按照規矩辦事,談,就敞開大門談。
簡而言之,美方必須擺清楚自己的位置,是你美方想和中國談,那就別說一套做一套,而是應該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別總想讓中國為你美國“買單”,中國沒有那個義務。
注意,中方把這次中美會面定義為“接觸”,而不是美方所說的“談判”,這一措辭的差異,就已經能說明很多問題了,中國的態度已經擺在桌面上了。
在這場中美經貿博弈中,美方已經陷入被動,繼續拿出所謂的強硬姿態,只會適得其反,而中方掌握着主動權,是美國不得不放下身段,尋求與中方對話。
這次,中方同意與美方接觸,是一種大國擔當,畢竟這次“關稅戰”禍及全球,但這並不意味着中方會妥協,美方莫要再痴心妄想。
另外。在全球經濟深度融合的當下,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經貿關係緊密,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朗普發動的全球“關稅戰”,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罷了。
總之,中國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的立場不會改變,推動經貿關係平等、互利、共贏發展的決心堅定不移,要是特朗普還不清醒,不拿出誠意,中方隨時可以結束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