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發動關稅戰以來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特朗普期望的製造業迴流重振美國經濟的願景沒有實現,美國國內民眾對特朗普的支持率也跌至了歷年最低。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的關稅政策猶如把美國立在了一個圍牆中,指望其他國家翻過高牆和美國建立聯繫,不成想其他國家選擇了集體“孤立”美國。
不少美國企業因為關稅政策的衝擊而被迫中斷了全球供應鏈。科技金融巨頭如蘋果公司也未能在這場戰爭中倖免,中國作為蘋果公司的最大供貨商,也是最重要的供應鏈市場,關稅戰的爆發致使電子產品的加工製造成本上升,而這一成本自然轉移給了消費者,電子產品的價格大幅提高。
不只是電子產品,零售業也受到了巨大的衝擊。零售業巨頭沃爾瑪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在特朗普對華高額關稅的背景下,美國國內超市貨物即將面臨售罄!
在如此重壓下零售巨頭沃爾瑪依然請求中國供應商繼續供貨,將關稅成本分攤到了美國市場,這不是給自己人設的關稅嗎?
在農產品市場美國農民也面臨著有貨賣不出的窘境。在關稅大戰中,多數國家施加制裁取消了對美國農產品的進口。
這可苦了廣大農民,大量訂單砸在了手裡,有產品卻賣不出去,大量民眾失業甚至瀕臨破產。特朗普則是在口頭上對農民們表示支持,並聲稱美國政府會“保護”他們,徹底成為政治犧牲品。
最新民調顯示,超半數美國民眾對政府的舉措表示不滿,美國多地也是舉行爆發了大規模遊行,人數超50萬人。
搖擺的風向標
特朗普在如今的困境下要做的就是要保持住自己的支持率,多次向外界釋放信號表示中美雙方正在如期進行談判,給外界營造一種中國“屈服”於美國的假象。
特朗普在之前還曾提出‘分級降稅’方案,將中國商品分級,分為“普通”和“戰略”種類,分別徵收35%和100%的關稅,後者直指新能源、半導體等核心產業領域,意圖打壓中國新時代核心領域的發展,迫使放棄產業升級。
對此我們的態度是什麼呢?中方的態度始終是“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只有美國取消對等關稅政策,我們才會重回談判桌,與美國商量決議。美中貿易戰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就已經打了好幾年,這次我們是有備而來。
在之前我們吃過大豆的虧,由於我國依賴美國的進口大豆市場,在美國打貿易戰時限制了大豆的出口。之後我們及時吸取了教訓,開始逐漸擺脫美國的依賴,多元化渠道進口產品,並與巴西展開了深度的合作。
這表明現在的國際化時代並不是依賴一個國家轉的,多元化的貿易交往能夠帶來更強勁的市場活力。
特朗普明白這麼拖着不是辦法,對華關稅的態度令人捉摸不定,特朗普的口風是一直多變的。
4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曾表示,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關稅將“大幅下降”,他會對中國表現友好,且認為能夠與中方快速達成某項協議。
但轉頭口風就變了,在4月25日,特朗普又出爾反爾,在乘坐“空軍一號”專機接受記者採訪時就表示除非中方做出讓步,否則不會取消對華關稅。中方的態度一直都是明確的,絕不退讓,在面臨美國霸權主義面前的絕不低頭,決不後退,以鮮明立場回應美國關稅施壓。
“抗美”聯盟
5月4日,第28屆東盟與中日韓(10+3)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4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會議結束後13國聯合發表聲明強調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將成為全球的貿易重負,造成經濟分裂,並影響整個地區的貿易、投資和資本流動。
這一聯合聲明預示着亞洲經濟體將團結一致面對美國對全球的關稅衝擊。“堅定維護多邊主義”也逐漸成為了如今國際上的主旋律,美國的一意孤行勢必會被浪潮所反噬。
同日特朗普接受媒體福克斯的專訪,專訪中特朗普表示準備在某個時刻降低對華稅率,否則中美無法繼續做生意,並重申中國是被“破壞的一方”。
特朗普與在空軍一號接受採訪時的態度相比已然沒有那麼強硬,也沒有提出中國先讓步的先決條件。特朗普多次釋放信號的態度轉變也表明了美國對中國進行強硬施壓並沒有效果,正試圖與中國展開談判。
總結
特朗普位於一個高姿態,意欲同中方進行談判,但又想讓支持者認為中方現在的日子並不好過,對等關稅政策為美國爭取到了切實的利益,自己的決策並沒有問題。特朗普的矛盾也逐漸消磨着國際對美國的信心,美國民眾的情緒需要安撫,盟友們的信賴關係也出現了破裂需要重新修復,美國經過這次關稅戰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緩過來。
信息來源
極目新聞 外交部: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
央視新聞“我害怕破產” 美農民:關稅戰將嚴重打擊美國農業
新民晚報 又變了?特朗普考慮對華關稅分級方案!盤點其3大“關稅迷思”
北京商報 中國等13國重申維持多邊貿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