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哪些農產品嚴重依賴我國市場呢?
很多人說是大豆。
大豆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罷了,而且美國大豆對我國的依賴很強,但與接下來這個農產品對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個農產品就是美國豬身上的“零件”——豬下水。
32萬噸美國豬下水正在“瑟瑟發抖”
進口豬下水主要包括豬舌、豬心、豬肝、豬肺、豬肚、豬腎、豬脾、豬大腸、豬小腸、豬皮、豬氣管、豬腦等。與我們國內說得豬下水可能有些不一樣。
反正就相當於豬身上“邊邊角角”的那些肉。
很多人可能只知道,我國每年從美國進口了大量的豬肉,但其實這裡面有一大部分都是進口的豬下水。
關於進口美國豬肉及其製品,我們這裡再詳細說一下它們的構成。這裡面大多數都是冷藏的豬肉或者豬下水,但也有一些活豬。
活豬進口過來並非是要屠宰後吃,而是主要是進口過來當種豬的,就是引種用的。屠宰用的活豬基本上沒有進口,大量的都是冷凍的。
按2024年的數據來看,我國一共從美國進口了46.7萬噸豬肉(包括豬下水),其中豬下水是32.1萬噸,佔了從美國進口豬肉的絕大部分比例。(數據來源海關統計)
而美國豬下水出口總量一共有多少呢?
大約是59.05萬噸。
出口我國的豬下水佔了美國豬下水出口總量的一半多。
所以,我國可以說是美國最大的豬下水進口國,也是全球幾乎唯一的豬下水消費大國。
在豬下水的進口上,我們屬於絕對性的買方市場。
今年美國瘋狂的對各國加關稅,然後我國也對其進行了反制,豬下水的進口也加個關稅。
這對於美國豬下水而言,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美國豬下水眼下正在瑟瑟發抖。
為什麼美國豬下水很難另找買家?
如果美國繼續抬高關稅,我國繼續加大反制力度,可能這32萬噸的美國豬下水就找不到能消費的市場了。
與大豆不同的是,大豆再怎麼說,它是主要的飼料原材料,養豬、養牛、養雞、養鴨幾乎都離不開大豆。
所以美國大豆要是找市場的話,降價後還有可能賣出去。
但美國豬下水就比較難了,我國一旦反制,美國這些豬下水估計就很難往外賣了。
畢竟,豬下水中包含的大多數“零件”,很多國家的消費者都是不吃的。但我國基本上都能拿來吃。
而且眼下,我國市場上的各類豬下水的價格還相對較高,要比豬肉高上很多。所以,有大量的美國冷凍豬下水出口到我國。
這些豬下水留在美國市場上,也是很難有啥消費渠道的。因為美國大多數人也是不吃豬下水的。
今年我國對來自美國的豬肉加了關稅,其中也包括豬下水。美國這幾天又嚷嚷着要再次給我國加關稅,這樣一來,後邊豬下水的進口可能會有更高強度的限制,不一定只是加關稅了。
對於一下,我國和美國互相出口的東西。
我國向美國出口的大多數是高科技電子產品。
美國向我國出口的大多數都是農產品。
說白了,再這麼搞下去,美國的農產品有很大的幾率成為今年的首批“犧牲品”。美國這一波是已經完全不顧及美國農民的利益了。
不只是我國,可能其它國家和地區也可能對美國的加關稅措施進行反制。其它國家也是有進口美國農產品的。
為啥大家都進口美國農產品呢?
一是美國農產品的產量確實大,人口又少,可以拿來大量出口。
二是對於很多國家而言,只能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像我們出口東西得用輪船拉着集裝箱去美國吧?去了以後回來的時候,總不能空船回來吧?很多時候就會裝點農產品。
裝別的也行,但是美國沒有啊!美國的輕工業產品自己人都不夠用,價格又很貴,根本沒有任何競爭力。然後像一些高科技產品,芯片啥的,美國的限制又很厲害,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
這麼一搞,那就只能買美國的農產品了。
所以,如果今年這個關稅這麼加下去,對美國的農產品而言,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對於我國農產品而言,在美國農產品陷入泥潭的時候,可能我們的農產品將迎來一次機遇了。尤其是豬肉、牛肉等肉類產品,已經跌跌不休了好兩年多了,也該“枯木逢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