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遺體怕偏見的火化師: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遺體,剛入行躲在屋裡不敢出去

2025年04月04日13:10:15 國際 9228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於鑫 實習生 裴晴

聞聽死亡,是一陣唏噓。圍觀死亡,是一聲嘆息。直面死亡,是一次觀念的重塑……

面對生命的到來,我們欣喜若狂;而面對生命的落幕,我們卻無能為力。在死亡來臨之際,如何從容、完善地送別逝者?也許是每個人都將面臨的人生課題。

對很多人來說,“殯葬”是一個陌生、傳統甚至神秘的行業,在鄭州市殯儀館,這裡提供遺體運輸、化妝、冷藏、裝殮、火化等各種服務。在所有工種中,火化工是最後一個告別遺體的人。當爐膛火光升起的那一刻,他們便守護着逝者前往人生的最後一次遠行。

不怕遺體怕偏見的火化師: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遺體,剛入行躲在屋裡不敢出去 - 天天要聞

王同輝(左)和王立創(右)

“剛入行躲在屋裡不敢出去,師父硬逼着我去干”

搬運遺體、核實身份,在家屬對逝者作完最後告別後,王立創鞠躬禮送遺體至火化爐,然後點火,實時觀察遺體火化情況,並對風力、火力、爐壓進行調控。大約一小時後,遺體化為一堆灰燼。一個生命,從靈魂到軀殼,至此從這個世界完全消失,唯留下生者對他的追思與回憶。

在鄭州市殯儀館工作了12年的火化師王立創,如今面對着形形色色的遺體,已經可以泰然處之,做好生命最後一站的“擺渡人”。

12年前,王立創進入殯儀館工作,起初他主要是負責火化爐的維修工作,兩年後正式成為一名火化師。“一開始的時候特別害怕,剛來的第一個星期我就坐屋裡邊,老師傅進來說‘幹活!走’,拉着我硬幹,一個半月就鍛鍊出來了。”王立創告訴記者,後來慢慢地經過領導的安撫以及老員工的開導,從害怕變成了敬畏,知道了這個工作的使命和意義。

王同輝剛接觸到這個行業時,“遺體從地下室到火化間要經過一段很長的傳送帶,傳送的過程中風比較大,遺體上蓋着的被子和身上穿的衣物會被風吹動,每次看到後都感覺是遺體在動,心裡還是很怵的。”王同輝告訴記者:“第一次接觸這份工作,心裡多少還是很害怕。”

後來王同輝就去找老員工談心,老同志說不要總是往那方面想,放鬆心情,不要自己嚇自己。現在這份工作幹了兩個月多一點,王同輝也已經習慣了。

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遺體,火化時會聽到“刺啦刺啦”的聲音

“每一個遺體的高矮胖瘦不一樣,所需要的風油配比也不一樣,火化師的工作容不得一絲疏忽,因為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我們的工作直接決定了逝者能否體面乾淨地離開這個世界。”王立創說,人的軀體雖然最終都化作一堆灰燼,然後歸為泥土,但那依然是聖潔的,是永遠值得被尊重的。

火化完成後,家屬撿拾起逝者的骨灰,泣不成聲中,他們向火化師表達最深的謝意。每當這個時候,一種感動就會湧上王立創的心頭,他給予逝者最大的尊重,而逝者家屬也給予了他最深的尊重。

火化前,是遺體最後保留完整樣的時候,因此在家屬確認遺體時,情緒會非常激動。“經常會突然聽到有人號啕大哭,那種哭聲特別有穿透力,隔很遠你都能聽見,聽見了就想跟着哭。”王立創告訴記者,“遇到家屬情緒激動、拉着拽着遺體不撒手的時候,我們自然不能強行分開,只能找他們的家屬進行勸撫。”

不怕遺體怕偏見的火化師:一天最多火化60多具遺體,剛入行躲在屋裡不敢出去 - 天天要聞

鄭州市殯儀館骨灰領取處

“最多時候一天要火化大概60多具遺體。早上上班時間固定,下班時間不固定,最晚要到晚上7點左右。把爐子燒完,要進行當天的收尾工作和第二天早上的準備工作,包括爐台清掃、工具擺放、垃圾清理等,不影響第二天正常開工。”王立創說道,“遺體火化時會有油脂燃燒發出的‘刺啦刺啦’的聲音,從小的觀測孔可以觀察火化情況,進入火化間的遺體大部分經過冷凍冷藏,受熱之後會慢慢收縮,產生輕微變形,這種是正常情況。”不會出現網上流傳的“遺體突然坐起來”或者“猛地動一下”的現象。

他們介紹,正常成年人的遺體火化後,骨灰大約有500克,如果徹底粉碎的話估計連一斤都不到。主要看遺體情況,高矮胖瘦、遺體存放條件和存放時間等都會產生影響。遺體存放時間長,成灰率就低,損耗就大。

此外,爐子高溫焚燒過後的氣味很難聞,像肉燒糊的味道,還有油脂、柴油味混雜在一塊兒,即便是工作了12年的王立創,至今仍聞不慣這個氣味。

“至今沒告訴父母做這份工作,擔心他們不能接受”

“每當別人問我是幹什麼工作的,我就說在民政局,往下就不再說了。”

年前的時候,王同輝想給家裡裝一款凈水機,銷售人員提出想要做一個問卷調查。寫工作單位時,王同輝只簡單地寫了“民政局”三個字,銷售人員強調要寫得準確一點,王同輝告知對方再往下寫怕有影響,對方滿口說著沒事。“當我寫到殯葬行業時,他當時沒有什麼反應,其實等我走了之後,我寫的那張紙就被撕掉了。”王同輝無奈地說,“社會上還是有很多人對我們這個行業有所忌諱的,一般親友家有喜事時,也只是打個電話恭喜一下,禮金送到,人就不去了。”

“一般人都接受不了殯葬行業從業者。”王立創告訴記者,“我幹了十多年,平時跟朋友也很少聯繫。也很少告知別人自己的職業,不想因為自己的職業讓家人也承受異樣的眼光。”

王同輝也提到,至今還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從事這個行業,擔心他們不能接受。

火化師的工作很多都是家屬看不到,也不被家屬理解的。王立創坦言:“外界對我們的工作不了解,只能靠猜想,不過即使他們有偏見,該做的還得做,不會因此而對逝者不尊重。

每具遺體火化前,王立創和王同輝都會對遺體深深地鞠一躬。“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心存敬畏,我們送每一位逝者最後一程,說是工作,也是我們殯葬人對逝者的一種尊敬。”王同輝說。

來源:大河報·豫視頻 編輯:陳朋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特朗普,解僱“不忠”官員! - 天天要聞

特朗普,解僱“不忠”官員!

文丨陸棄4月3日,《華盛頓郵報》披露的一條消息讓整個美國國家安全體系震動。白宮當天突擊解僱了至少三名國家安全委員會(NSC)高級助理,而更令人瞠目的是,這不是因為泄密、瀆職或道德醜聞,而是因為“政治不忠”。
王毅訪俄期間,得到普京的特殊會見 - 天天要聞

王毅訪俄期間,得到普京的特殊會見

美國總統特朗普致力於與俄羅斯政府搞好關係,可他期待的線下會晤遲遲沒有得到準確答覆,就在這時候,中國外長王毅啟程訪俄,並在訪俄的第二天,就得到了特朗普想要的特殊待遇。 王毅外長與拉夫羅夫舉行....
中國救援隊伍在曼德勒共搜救出9名倖存者,在安置點持續開展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中國救援隊伍在曼德勒共搜救出9名倖存者,在安置點持續開展醫療服務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 滿達 李迎 余淵中國救援隊伍在緬甸受災嚴重的曼德勒市持續開展救援工作。截至當地時間4月5日8時,共搜救出9名倖存者。當地時間4月4日,中國救援隊伍繼續派出多支隊伍對重點區域和建築搜索排查被困人員。中國國際救援隊聯合中國救援隊、中國香港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等開展醫療義診活動,派出由呼吸、心...
印度突改穆斯林宗教財產法!2億人權益引爆軒然大波 - 天天要聞

印度突改穆斯林宗教財產法!2億人權益引爆軒然大波

印度議會近日通過一項引發爭議的法案,旨在改革該國龐大的穆斯林宗教財產管理機構。由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府聲稱該法案將增強透明度,而反對黨則譴責這是針對少數族群的"攻擊行為"。根據法案內容,印度全國24個穆斯林宗教財產管理委員會(Wa
柳州市政府原秘書長劉俊,被查 - 天天要聞

柳州市政府原秘書長劉俊,被查

4月3日,廣西柳州市紀委監委發布消息,市二級巡視員劉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審查調查。劉俊 資料圖公開報道顯示,劉俊出生於1972年10月,早年在柳州市委組織部工作,2018年至2021年任市政府秘書長,後出任柳北區委書記,直至2024年卸任。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擔任市政府秘書長之時,市長為吳煒(1968年9月生,廣東普...
關於省直林局基層林場取消鄉鎮工作補貼的問題 - 天天要聞

關於省直林局基層林場取消鄉鎮工作補貼的問題

關於省直林局基層林場取消鄉鎮工作補貼的問題問:我家人在省直林局基層林場工作,都是離縣城上百里的山裡,之前一直有鄉鎮補貼,說是從25年開始就要取消。之前看省組織部、人社廳、財政廳聯合發文省財綜【2024】49號說是完善制度不是取消補貼,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