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全球加稅政策迎來反噬,世界多國發起報復,美國內提起指控,只有一國對美認慫,還要把槍口對準中國?
美總統特朗普對美國所有貿易夥伴的加稅措施,引發了全球性震蕩,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波及,甚至太平洋上的兩個無人島也被加稅10%,據說那裡擠滿了企鵝。此外歐盟、日本、韓國等美國盟友也不例外,被實施了20%至25%的“對等關稅”。消息傳出後,全球各地爆發了強烈的反對聲音,歐盟準備啟動“反脅迫機制”,對價值1100億美元的美國數字服務徵稅;巴西國會通過立法要對美報復;德國和泰國總理表示堅決回應,並準備好了應對措施。
加拿大的反應出乎意料,在美國宣布加稅的次日,該國總理卡尼宣布將對所有的美國汽車徵收25%關稅。不難看出,在特朗普毫無邏輯的經濟政策下,全球貿易秩序迎來嚴重挑戰,各國已初步達成一致,要聯合對美報復。
多國的反應在意料之中,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當地時間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數大幅收跌,均錄得2020年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華爾街恐慌指數單日暴漲40%,凸顯出市場焦慮正在加劇;此外美國新公民自由聯盟當天對特朗普提起訴訟,理由是特朗普對中國加稅超越了自身權限。目前美國內部和全球範圍都在擔憂貿易戰和全球經濟衰退,通過反制或訴訟等途徑迫使特朗普改變主意,是各方的共同目的。但在這個時刻,卻有一國對美認慫,當地時間4月3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美國的加稅行為“不是朋友所為”,但澳大利亞不會對美實施報復關稅。
阿爾巴尼斯還表示,美國越是對亞洲國家加稅,對中國就越有利。澳大利亞在軍事、經貿領域對美國的依賴性很大,選擇認慫可以理解,但卻試圖“禍水東引”,把中國作為話題焦點,屬實是沒安好心,阿爾巴尼斯的言外之意是提醒特朗普:中國才是美國的對手,澳大利亞不該被波及。這種不辨是非、把槍口對準中國的行動,阿爾巴尼斯的前任,莫里森政府已經嘗到了教訓。
回到美國加稅本身,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既包括印尼、泰國等國,還有歐洲國家,一是為了防止中國商品通過東南亞或歐洲流入美國,因此進行了“無差別攻擊”,二是企圖把全球的中、高、低端產業鏈無差別地迴流美國,重建美國的工業基礎,這是典型的逆全球化、開歷史倒車的做法。美國“去工業化”已經幾十年,該國的勞動力成本、物價水平都註定了該目標難以實現。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加稅不會改變美國的財政困境,只會讓美國更加貧窮,股市的暴跌就是例子。
特朗普的全球加稅有虛張聲勢的成分,逼迫部分國家對美妥協,簽訂“城下之盟”,對世界各國來說,團結一致是當務之急,澳大利亞的選擇只會讓美方變本加厲。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美國的霸權有三大支點,意識形態、軍事和美元提體系,如今在俄烏衝突和經貿問題上,美歐的裂痕越來越大,“民主燈塔”的謊言已經被拆穿,而美國軍工和經濟的衰退,或將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特朗普的第二任期,不但沒有為霸權的衰落力挽狂瀾,反而按下了“加速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