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特朗普強勢入局,最近俄烏衝突局勢出現巨變。18日美俄代表團在沙特舉行首輪談判,就烏克蘭問題交換意見。全程4個半小時,總結下來就是:談判進展得不錯,歐洲上桌無望,中俄分歧擺上檯面。
美國國務院稱,雙方同意建立磋商機制,消除美俄關係中的“刺激因素”,“談判進程富有成效”。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說,雙方就所有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同意照顧彼此的利益,關於烏克蘭問題美俄將通過談判團隊進行接觸。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美俄確實談了烏克蘭問題,但或許分歧太大,決定交給專業的談判團隊。另外,俄外交部還明確強調,已排除歐洲參加烏克蘭衝突談判的可能性。
在美俄會談之前,俄外長拉夫羅夫曾說,歐洲一直在幫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直到現在都沒有改變,不明白在談判桌上歐洲能幹什麼。
俄聯合國常駐代表涅邊賈則稱,歐盟和英國都曾是明斯克協議的擔保人,但卻沒有遵守承諾有效執行協議,反而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最終引發了更大規模的衝突,並一直延續至今。這個教訓俄羅斯已經吸取,不會再重蹈覆轍。
然而中方對此事持不同看法。
2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審議烏克蘭問題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大使表示,中方樂見美俄達成的和談共識。同時中方期待所有當事方和利益攸關方都能參與到和談的進程中來。戰事發生在歐洲大地,歐洲更有必要為和平發揮作用。
同一天,王毅外長在都柏林同愛爾蘭副總理兼外交貿易部長哈里斯會談期間,再次強調中方支持一切致力於和平的努力,支持探討形成公平、持久、有約束力、各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方案,支持歐洲為和平進程、尤其是為構建新的歐洲安全格局發揮應有作用。
一天之內,中國兩次強調“歐洲不能上菜單,必須要上談判桌”這件事,與莫斯科的立場存在明顯分歧。但恰恰是這一點,足見中方的遠見。
首先,俄羅斯不願意歐洲參與這一點也能理解,正如前面所說,歐洲不守信用還大力援助烏克蘭。但俄方需明白,俄烏衝突的始作俑者是美國,歐洲國家是被迫綁上戰車的“幫凶”。
其次,俄烏衝突誰是當事方,是俄羅斯和烏克蘭,那誰是利益攸關方,僅就這場戰爭而言,最大的利益攸關方有兩個,一是美國,第二個就是歐盟。
在這場衝突中,歐盟承擔了大量軍事、經濟責任,若將歐洲排除在談判之外,可能導致協議缺乏支持,執行過程中可能因分歧而難以持久,為未來衝突埋下隱患。所以,歐盟也該上談判桌。
最後,俄羅斯拒絕歐盟無可厚非,美國也順坡下驢不讓歐盟上桌,內里其實暗藏心思。在美國看來,一個被邊緣化的歐洲,未來只能更加依賴美國,與俄羅斯更加對立,這樣才符合美國的利益。
但中方早已看透美國的這種單邊主義做法,力挺歐洲上談判桌,通過多邊協商實現均衡的解決方案,反對大國壟斷談判進程,這也符合中國倡導的“真正的多邊主義”原則。此外,中國與歐洲在經貿、氣候變化等領域有廣泛合作,歐洲的穩定符合中國的利益。
總的來說,中方認為談判的結果是讓各方利益都得到滿足,而非大國主導敲定的不公方案,否則後患無窮。希望普京能看懂中方的用意,把眼光放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