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中國轟炸機的發展史,有一段波折但戲劇性的經歷。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圖-160轟炸機。
自蘇聯解體後,我國求購圖-160就屢遭美俄圍堵,始終未能如願。
我們目前列裝的轟6“六爺”家族還是從蘇聯圖-16轟炸機改裝而來的。
西方對中國的轟炸機技術可謂嚴防死守。
從“聯合絞殺”到自主研發,中國戰略轟炸機的逆襲之路,與買不到圖160的遺憾,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蘇聯解體後的遺產爭奪,烏克蘭的買賣
事情的來龍去脈要從蘇聯的“遺產繼承糾紛”開始說起。
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一夜之間成了“軍火庫暴發戶”,繼承了19架圖-160戰略轟炸機、575枚kh-55空射巡航導彈,還有一艘造了一半的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等等。
這些裝備要是放到今天,足夠讓全球軍火商眼紅。
但烏克蘭還沒高興幾天,美國立馬盯上了這塊肥肉,尤其是那艘核動力航母。
1990年代初,一家“挪威公司”突然找上門,說要高價收購廢鋼材,忽悠烏克蘭把航母拆了。
可等烏克蘭拆完,對方卻翻臉不認賬,連定金都不要了。
後來才知道,這家公司背後是美國中情局的手筆,拆航母就是衝著廢掉蘇聯海軍遺產去的。
轟炸機更是美國的眼中釘。
1994年,面對美國的制裁威脅,烏克蘭只能含淚把11架圖-160大卸八塊,只剩一架拆除武器後塞進了博物館。
俄羅斯趁機撿漏,用天然氣債務抵了660萬美元,買走8架圖-160和3架圖-95,還搭上575枚導彈。
這筆買賣,按市場價算至少值10億美元,說俄羅斯“白撿”,都不算太過分。
當年俄羅斯買圖-160,美國雖然不爽,但勉強忍了,畢竟俄軍本來就有。
美國對中國的忌憚,比俄羅斯有過之而無不及。
要是中國拿到圖-160,美國在太平洋的“第一島鏈”可能就形同虛設了。
一個武器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大的威脅?
圖160:飛不到中國的白天鵝
我們先來看圖-160的性能,它號稱“白天鵝”,能掛6枚kh-55巡航導彈,航程12300公里,續航時間15小時,幾乎可以直接繞着俄羅斯的領土飛上一周。
1990年代,我國的經濟已經有多好轉,但是技術上與國際水平尚有差距,空軍連大型運輸機都造不出,要是能買來圖-160進行逆向研究,將實現質的飛躍。
2000年後,俄羅斯重啟圖-160生產線,造新機,卻對中國的求購保持謹慎。
這其實不難理解,國際關係以國家利益為準繩,尤其是兩個大國有着非常緊密的地緣關係,雙方朋友得做,但防備心也不可能完全放下。
2005年,我國曾試探性提出購買圖-160技術,俄方以“戰略武器不出口”為由拒絕。
後來俄軍重啟生產線造出圖-160m2,但對華態度依舊,依舊沒有鬆口。
俄軍事專家科羅琴科曾分析:“中俄陸地接壤,戰略武器交易可能打破地區平衡。”
這話雖非官方表態,卻點出了俄羅斯的真實顧慮。
中國絕地反擊:從轟-6到轟-20的技術跨越
被美俄聯手卡脖子,我國沒有氣餒,而是選擇迎難而上。
轟-6一代一代升級,從扔鐵炸彈到能掛鷹擊-12反艦導彈,再到轟-6n搭載空射彈道導彈,硬是把一款老飛機逼成了“魔改之王”。
還有全國人民翹首以盼的轟20也躍躍欲出了。
2024全國兩會期間,香港記者追問空軍副司令王偉:“轟-20到底啥時候亮相?”王偉笑着甩出一句:“快了,你們等着吧!”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當年殲-20首飛前,軍方也是這麼放風的。
轟-20有多牛?
按外媒猜測,這款隱身轟炸機航程超1.2萬公里,能掛10噸彈藥,還能空中加油。
最關鍵的是,它專為突破“第一島鏈”設計,隱身性能對標的是美國b-21。
俄羅斯軍事專家科羅琴科說:“中國轟-20一旦服役,亞太戰略格局將徹底改寫。”
我國未來的轟炸機會發展到種高度,讓我們一起憧憬。歡迎留下你的想法大家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轟20?》2024-03-17 10:52
中國小康網《蘇聯首艘核動力航母,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可搭載近70架飛機》2020-02-20 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