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德國迎來新氣象,德國聯邦議院以348票贊成,345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限制流民流入法案。
該法案由德國基民盟和基社盟聯合提出,並且得到了選擇黨黨首魏德爾的大力支持。
然而,這一法案卻遭到了已隱退多年的德國前總理默克爾的批評。
他對整個基民盟都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同時還表達了對於魏德爾可能當選新總理的沉重擔憂。
流民法案通過,德國大選來臨
今年1月29日,德國聯邦議院通過了聯盟黨黨團提出的限制流民流入的提案。
此提案之主要內容為:拒絕所有非法移民入德境,且無限期拘留於德國非法滯留且無法被驅逐者。
然而緊接着,德國的聯邦大選就即將開始。
其中基民盟因為在德國紮根極深,並且實力強悍,所以在民調中以絕對性的優勢,票數碾壓選擇黨。
這對於基民盟以及其姊妹黨基社盟而言,是一件好事,但他們卻依舊樂不起來。
只因為他們的對手的首領十分強大,一位右翼女政客,魏德爾。
魏德爾的一系列強硬態度,讓她雖然是弱勢的選擇黨黨首,卻頗受民眾喜愛。
甚至許多人都認為,魏德爾會成為德國的第二位女總理,把已然偏離正道的德國糾正過來。
不過民眾對於魏德爾的支持,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強硬,還有基民盟主席默茨對待選擇黨的態度轉變。
要知道在此之前,基民盟和基社盟曾強硬地表示,絕對不會和立場極端的選擇黨同流合污。
可一月份的限制流民提案雖然是基民盟提出的,但卻有選擇黨的參與。
此次基民盟與選擇黨攜手合作,這一舉措打破了基民盟不與右翼政黨合作的禁忌。
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默茨還公開為選擇黨發聲,試圖用這種方式拉攏選擇黨。
雖然這一切可能都只是默茨想要獲得選擇黨支持的手段,但卻依舊有人對其這一種親近右翼政黨的行為感到不滿。
而在這些對其不滿的人中,就有一位曾經帶領德國走過16年輝煌的女總理,默克爾。
並且默克爾不僅僅是對默茨不滿,還對整個基民盟以及選擇黨不滿。
同時她也對魏德爾這一個選擇黨黨首,在後面的大選中可能會成為德國總理而感到十分擔憂。
魏德爾的極端思想,默克爾的擔憂
默克爾也是基民盟的成員,甚至還是以前的基民盟主席。
她卻十分不滿默茨明明和選擇黨黨首魏德爾政治不和,卻依舊為了獲得選票,對選擇黨伸出橄欖枝。
甚至為了獲得渴望移民的人的選票,專門去申請了一些有關移民的提案。
這一系列的行為,讓很多支持基民盟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在德國大街上公開抗議。
畢竟為了一些選票,直接開放移民,到時候大量移民流入德國該怎麼樣管理?德國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默克爾也是抓住這個機會,與抗議者一起對基民盟進行抨擊,指責基民盟如今沒有一點底線,同時還對選擇黨黨首魏德爾進行嚴厲的抨擊。
導致最後默茨無奈之下,只能和魏德爾劃清界限。
不過很多人都有些疑惑,為何魏德爾會引來這位退居幕後多年的鐵娘子再度回來?
又為何她會讓基民盟的主席不惜做出沒底線的事情,去為自己拉票呢?事實上這還要源於魏德爾極端且強硬的政治態度。
可能在很多人印象里,女政治家一般都比較喜歡懷柔型的政治態度,可魏德爾卻恰恰相反。
在德國移民問題日益嚴重之際,她直截了當地表示,要大規模驅逐境內移民,且視此為解決德國社會問題的關鍵所在。
這一點在默克爾看來,是十分不人道的行為,並且會對德國長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然而不僅僅是對於移民的態度魏德爾十分強硬且極端,在面對歐盟其他國家的態度上,她也是十分強硬極端。
比如在面對歐元體系時,魏德爾直接建議德國退出歐元體系。
比如在面對烏克蘭要加入北約和歐盟時,她根本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選擇了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歐盟。
以及面對俄烏戰爭的時候,其他黨派都建議德國繼續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同時對俄羅斯進行制裁。
唯有魏德爾公然反對繼續制裁俄羅斯。在她看來,持續對俄制裁將波及本國經濟利益,致使德國經濟陷入危機。
對於這些,默克爾更是無法忍受。默克爾覺得,魏德爾的一系列主張會使德國社會的撕裂狀況愈演愈烈,其影響或許還會蔓延至整個歐洲。
尤其是對於俄烏問題的態度上,如果真按照魏德爾的主張去實施,那一定會讓德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關係產生裂痕。
事實上默克爾雖然退出政治舞台多年,但卻一直在關注着美國的態度。
她知道俄烏戰爭重點在美國的態度上,所以她出於對美國態度的認知,對於俄烏戰爭也有自己的見解。
默克爾認為德國在俄烏問題上,不僅要支持烏克蘭,還要最大限度支持,不管烏克蘭需要什麼,德國都要提供。
不過默克爾認為這個支持也需要有一個限度,比如如果是殺傷力巨大的武器,像金牛座導彈這類的,就千萬不能給烏克蘭。
因為默克爾知道,如今的俄烏戰爭還只是小打小鬧,俄羅斯也沒有真的被逼急。
可如果是將金牛座導彈這樣的武器投入戰場,很可能就會引起普京的憤怒。
到時候俄羅斯使用的武器,就不是如今俄烏戰爭中使用的那些東西那麼簡單了。
到那個時候,德國絕對會因為貢獻了這樣的武器,遭到俄羅斯的報復,最終引火上身。
默克爾認為,這一場俄烏戰爭中,有一道武器紅線,所有國家的武器,不能超過這個限度。
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那麼將迎來的後果將是俄羅斯徹底失去控制,美國也因此正式入場。
到時候受傷最重的,只可能是他們這些歐洲國家。
德國政治風格改變,未來德國充滿不確定性
其實不難看出,默克爾認為的合格的政治領導人,並非像魏德爾這樣的因為民意採取極端思想的政治家。
而是一個能在危急時刻,也不忘保持理智,並且能夠扛得起責任的優秀領導人。
可是現如今的情況卻已經有些不受掌控了,在和平年代,魏德爾這樣極端而強硬的思想不僅沒有讓她票選落後,反而是為她拉來了更多的選票。
德國人民在過去那些平靜的生活下,度過了太長的時間,急需一個改變現狀的人物出現,魏德爾的出現,給了他們改變的希望。
當然,面對在德國政治中根深蒂固的基民盟、基社盟以及社民黨等等,選擇黨的根基終究還是太弱。
所以魏德爾想要真正掌權,還是有不小的難度的,即使是成功當選總理,想要和其他黨派聯手組閣也不可一蹴而就,這一切都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去進行。
但無論如何,魏德爾的這一種極端且強硬的思想,已經開始進入到德國的政治鬥爭當中。
她所代表的那些右翼思想,也開始向德國的政治思想進行滲透。
到底是她的思想,會讓德國遭遇毀滅性的打擊,還是會讓德國煥發新的生機,誰也無法預料。
但不可否認的是,相比於之前,德國的未來,已經充滿了不確定性。
參考資料:
1、默克爾罕見動怒!觸碰德國政治禁忌的梅爾茨,勝算幾何?|全球人物——第一財經2025-02-01 19:04
2、繼承者與選擇黨“合流”?默克爾罕見批評——觀察者網2025-01-31 1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