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汪品植】“在時速超過40英里的強風推動下,大火迅速吞噬了約200 英畝的土地,並以驚人的速度繼續蔓延。”自上周以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地區多場山火持續肆虐。13日,洛杉磯地區又發布強風紅色預警,再度推高了滅火難度。目前統計顯示,加州山火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後續死亡人數可能進一步上升,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仍在飆升。
損失或達2500億美元
關於這場巨大災難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數據已在陸續釋出。截至當地時間14日,美國知名氣象服務機構accuweather更新的加州山火經濟損失數字達到2500億至275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已遠超2023年夏威夷州山火所造成的經濟損失(130億至160億美元),也超過去年美國“海倫妮”颶風造成的經濟損失評估值(2250億至2500億美元),甚至比火情活躍的2020年美國全年山火季的損失都要高。
至於山火何時能撲滅,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研究員邁克爾·瓦拉13日告訴《今日美國報》,火災季的結束將以降水為標誌,“大自然決定了加州和其他地方的火災季何時結束”。
美國加州山火持續肆虐,多座建築被摧毀。(視覺中國)
同時,即便山火結束,洛杉磯地區也將面臨漫長的恢復過程。accuweather介紹,其火災損失統計包括方方面面的多個維度,如房屋損毀、商業損失、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損毀、撤離令造成的財務影響、人口稠密地區房屋被毀後重建或搬遷的長期成本、災後清潔和恢復成本、應急避難所搭建成本、人員受傷和吸入濃煙後的短期和長期醫療康復成本、當地人的工資損失和住房重新安置成本以及當地企業停工關門、人員下崗乃至裁撤工作崗位所造成的損失等等。
摩根大通經濟學家阿比埃爾·萊因哈特對路透社表示,洛杉磯山火有望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昂貴的氣候災難,這既源於其規模,也源於其所毀住宅房地產的高價值。accuweather的首席氣象學家波特提醒說,此次加州山火受災地區包括一些美國頂級豪宅小區,當地房價中位數超200萬美元;富國銀行數據顯示,山火造成的保險理賠數字正在不斷上升,目前已高達300億美元。
艱難生存的農業、旅遊業
南加州的農民們也面臨著農作物遭受毀滅性打擊的可能性,從橙樹種植園到葡萄酒莊園,加州以其富饒的土地和豐厚的產量聞名全球,而如今,這些財富卻在火焰中灰飛煙滅。
朱莉婭·佐西安一家自20世紀40年代祖父購置位於阿爾塔迪納的佐西安農場以來,便世代居住並經營這片土地。然而,山火肆虐之後,這片40英畝的土地中有39英畝化為灰燼,家族不僅失去了生計,也失去了棲身之地。煙霧“對人、牧場上的動物或最終的農產品本身都構成了威脅”,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稱。
洛杉磯食品政策委員會執行主任阿爾芭·貝拉斯克斯對abc表示,目前有約24個農場因山火受到影響,而這一數字每天都在增加。此外,危險的天氣條件和糟糕的空氣質量導致當地農貿市場客流量很少,這大大減少了市場的銷售額。一家農場主告訴abc,“這將產生長期的經濟影響。我們依靠這些農貿市場來銷售大量農產品。”
旅遊業同樣受到重創。持續的火災威脅擾亂了數千名前往洛杉磯和文圖拉縣遊客的旅行計劃。這兩個地區以風景優美和景點豐富而聞名,包括好萊塢、迪士尼樂園等。但目前公園、徒步小徑和部分高速公路均已關閉,遊客數量銳減。酒店和戶外活動提供商等企業也在應對危機中的運營挑戰。
雖然加州旅遊業對自然災害的挑戰並不陌生,且部分景點目前已經恢復開放,但美國旅行雜誌《travel and tour world》稱,此類災害事件的頻率和強度正在對整個行業產生連鎖反應。長期關閉和安全風險可能會降低對未來潛在旅行者的吸引力,從而可能影響受災地區的經濟復蘇。該州旅遊局正在積極與當地機構協調,以減輕這些影響並推廣安全的旅行選擇。
加劇高度不確定的經濟狀況
路透社14日援引專家分析稱,加州山火短期內可能對美國國民經濟增長構成一定壓力。火情造成巨大的財產損毀,以及對勞動力市場形成的重大幹擾,這可能會導致美國通脹上升,進而導致經濟增長放緩,並使得招聘市場出現“溫和剎車”。
阿比埃爾·萊因哈特表示,具體而言,加州受災地區的租金、建築市場供應和住房市場勞動力等相關成本會上升。高盛經濟學家則認為,此次山火可能使得今年一季度美國經濟增長率減少0.2個百分點,並使得今年1月美國新增就業崗位減少1.5萬至2.5萬個。
報道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山火對美國國民經濟的總體影響相對有限。但隨着特朗普即將重返白宮開啟第二任期,其即將出台的經濟政策本已令美國經濟下步走勢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而加州山火造成的經濟損失則加劇了本來已經高度不確定的經濟狀況。
隨着氣候變化加劇,極端天氣事件頻發,僅美國去年就經歷了24場氣候災難,去年的颶風等災害迄今仍未充分善後,加州的特大山火又至,引發全球高度關注。作為歷史上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如何在經濟發展與氣候應對之間找到平衡,或將成為美國面臨的長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