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就關稅談判下“最後通牒”,中國外交部發布《不跪》檄文,將強硬立場濃縮為兩個擲地有聲的漢字。

【特朗普要中國做出實質性讓步】
日前,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再次放狠話,稱除非中國在關稅問題上做出實質性妥協,否則美國不會降低或取消對華關稅。他似乎已不滿足於上調關稅帶來的短期刺激,要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使之更加依賴美國商品。
而就在幾天前,他可不是這麼說的。在多次場合,他曾樂觀地宣稱,只要中國主動來簽個協議,就能大幅降低對華關稅。他甚至多次宣稱,中方已經在和他談了。
然而,中國外交部很快就戳破了這個泡沫,表示根本就沒這回事。我們都知道,他真正的目的,是製造一種美國已經勝利的輿論假象,進一步壓榨那些已經妥協的國家。
面對特朗普的步步緊逼,中國當然不會屈服。中國外交部發布了一則視頻,名為《不跪》,堪稱一篇現代檄文,直接宣告:中國不接受訛詐,不屈服於霸權。

【外交部發布《不跪》雙語視頻】
不難發現,從擲地有聲的“奉陪到底”,凝練為簡短有力的2字宣言“不跪”,這一轉變,旨在以更具衝擊力、更莊重正式的姿態,對美方蠻橫訛詐行徑予以有力回擊。
這部視頻選材講究,從日本簽訂廣場協定到法國阿爾斯通被肢解,通過歷史事件昭示與美國“低頭”的悲慘下場。同時展示了孟晚舟回國的動人畫面,象徵著中國在困境中的堅韌與勝利。這樣的敘述無疑是在告訴世人,向霸權低頭的結局早已被歷史驗證。
這段視頻還帶着別樣的用心。由於中英雙語的運用,顯然意在向世界表達立場:一方面是向美方表明,我們不會屈服;另一方面也是在勸告全球其他國家,屈服於美國壓力,最終只會換來更大的得寸進尺。因此,與其單獨面對,不如聯合起來共同反制美國的霸權行徑。

【外交部發布《不跪》雙語視頻】
然而,沒過多久,網上就有了一些其他聲音。有些人開始對“跪”字挑刺,認為這個詞有低人一等之嫌,可這樣的解讀不免顯得矯情。
當下最重要的是,中國需要更強烈的不屈聲音來凝聚力量,而非陷入無謂的咬文嚼字中。畢竟,《不跪》視頻就是在強調中國不屈的意志,我們應該摒棄無謂的爭論,專註於核心問題上。
更何況一系列事件已經表明,美國在關稅問題上已難以繼續。財政部長貝森特自己也意識到,美國對中國製造品的依賴度,遠超過中國對美國的依賴。這種不平衡的貿易結構,使得美國在對抗中顯得更為被動。
特朗普以為高築關稅牆,就能逼中國就範,不過是打錯了算盤。實際上,這些關稅並未由中國去支付,而是轉嫁到了美國消費者頭上。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的支持率跌落谷底。

【特朗普支持率暴跌,創80年來總統最低紀錄】
反觀中國,我們在這場關稅戰中籌碼還有很多,甚至可以說是佔據了多個有利位置。
1. 稀土元素的掌控無異於將美國置於技術瓶頸上。中國的稀土資源不僅儲量豐富,而且在提煉和生產上具備不可替代的優勢。而這些資源對於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和軍工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一旦中國對出口收緊限制,美國的科技發展將遭遇巨大打擊。
2. 全球供應鏈問題同樣是美國的軟肋。經過多年的產業外遷,美國想要迅速重建本土製造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目前全球80%的供應鏈集中在亞洲,中國早已是世界製造業的樞紐。特朗普即使在關稅上大做文章,也無法扭轉這個基本現實。

【中國擁有與美國奉陪到底的底氣】
3. 中美之間的經濟糾葛已深。儘管關稅戰可能對中國經濟帶來短期衝擊,但從長遠來看,受創最大的仍是美國經濟。事實是,美國經濟與中國市場的深度綁定,使其在拉鋸戰中耗不起。而中國在這場持久戰中表現出來的耐力和戰略調整能力,給予了它更大的迴旋空間。
可見,中國並非是被動地應對這場關稅戰。中國做了諸多努力,包括加速經濟轉型、增強內需市場活力,並不斷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中國不僅沒有被織牢的關稅網拖住腳步,反而是在新科技、新能源等領域加速突破,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
如今,中國的經濟體量和內需潛力早已不容忽視,外國企業紛紛紮根中國市場,那些美國自斷臂膀的市場,早已被來自其他國家的商品所填補。諷刺的是,特朗普所施壓的關稅政策,反而成為中國繼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