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烏克蘭切斷對歐洲供應俄羅斯天然氣後,第一波“反噬”已經來襲,斯洛伐克總理菲佐對此表示,將考慮停止對烏克蘭的電力供應。
隨後波蘭方面則一如既往地對烏克蘭“硬鋼”俄羅斯的行為表示支持,稱波蘭已做好向烏克蘭提供援助的準備,波蘭外長還聲稱這是西方的一次“勝利”,這種表態引起了波蘭民眾的譴責,怒斥波蘭官員“被cia買通了”。
【能源供應成為俄烏衝突新焦點】
從波蘭民眾的譴責聲和斯洛伐克總理的“威脅”中,我們不難發現,澤連斯基政府“停氣”的決定捅了一個大簍子,真正打在了歐洲國家的“痛處”。
若斯洛伐克真的採取行動,從電力供應入手,卡住烏克蘭的咽喉,對於正處於交戰之中的烏克蘭來說,算得上一個壞消息。
烏克蘭的電力供應主要分為四大塊頭,首先是傳統的火力發電,一部分倚重煤炭和天然氣,尤其是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現在這條渠道被烏克蘭親手斬斷,顯然供應將大打折扣。
其次就是核電站,烏克蘭有四座大型核電站,撐起了烏克蘭半邊天,幫助烏方渡過了多次能源危機,是烏方最大的依仗。
【斷電後烏克蘭的處境不容樂觀】
此外,還有如水力、風電和太陽能項目等可再生能源,在總發電量中的佔比依然小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最後就是跨境電力輸入,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蘭等國一直以來都是烏克蘭電力供應的支柱,斷供之後,後果可想而知。
電力短缺對於一個現代國家來說十分嚴重,工業生產、民眾生活乃至醫院、供暖這些關鍵基礎設施恐怕都會被迫停擺,特別在冬季,這可是要命的大問題。
為了填補外部電力輸入的空白,烏克蘭自然得搬出備用發電機組,進一步加劇能源的消耗。
由此可見,在複雜的國際博弈中,電力供應的變化無疑是一枚新的籌碼,這將對既定的戰略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烏克蘭方面可能迫切希望尋求和平解決方案,確保民生需求,而俄方則可能以此施壓,增添談判中的變數。
不僅如此,供電問題極可能直接對軍事行動形成掣肘。假如某地區因電力中斷而防禦能力下降,對前線部隊的作戰效能無疑是一個嚴峻考驗。甚至電力設施本身都可能成為雙方爭奪的焦點。
【能源短缺將成為烏克蘭面對的難題】
綜上所述,單從烏克蘭的電力供應鏈條來看,它具有高度脆弱性和外部依賴性,一旦出現任何國際、地緣政治因素的擾動,都可能在國內引發多重反應。
歐洲國家不滿“斷氣”後能源支出飆升,美方則想趁機將本土能源外銷,烏克蘭夾在中間,處境十分尷尬。
最糟糕的情況是,在內外壓力的共同影響下,或許不用俄方動手,烏克蘭就會“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