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吉爾吉斯斯坦方面宣布,在其國內破獲了一起政治勢力策動武裝叛亂,預謀推翻現任政府的案件。從吉國通報來看,這個有預謀的犯罪團伙,本打算在8月底首都舉行運動會期間,邀請反對派領導人參加運動會,隨即製造騷亂。不料卻被吉國國家安全部門提前獲得情報,掌握了犯罪集團的行動計劃,並將其全部一網打盡。
雖說是政變未遂,但是性質非常惡劣,在將五名犯罪嫌疑人都抓捕後,吉國還對嫌疑人的住所進行了搜查,而正是這次搜查,揪出了幕後兇手的狐狸尾巴,並且發現其還有意,將髒水潑到中國的身上。
(在犯罪嫌疑人住所搜到的防彈衣)
據吉國安全部門透露,在未遂政變人員的住所處發現了大量的武器,其中包括50支步槍、20支手槍、25萬發彈藥和2架等等,此外還有一些準備在集會期間使用的裝備,比如說38套防彈衣、200多套警察制服、100頂軍用帽子以及對講機等等。
但不同尋常的是,在吉國當局公布的圖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防彈衣上印有大量的中文,看起來很像是“中國製造”。
隨後,警方就犯罪嫌疑人發起審查,最終得知,在某些破壞性政治勢力的影響下和敦促下,這些人幾個月來都在醞釀計劃,按照計劃,他們將先邀請反對派領導人參加活動,以此來煽動人群徒步遊行至首都的市中心,在此期間,他們還將穿着這些印有中文的防彈衣,拿着俄制的武器,冒充警察沿途殺害追隨他們的年輕人,從而製造流血衝突。
可以預見的是,在成功之後,西方媒體必定會引導輿論,這樣一來這盆髒水,便潑到中俄身上了,到時候友華派總統,也就“難辭其咎”了。
總之,為給中方潑黑水,幕後兇手可謂是“用心良苦”。
(吉爾吉斯斯坦國內多次發生顏色革命)
事實上,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起事件根本不可能和中方扯上關係。
首先,在外交政策上,我國一向秉持的就是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而這種策劃政變或是顏色革命,通常是美西方的慣用手法。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成為了獨立國家,由於其地處戰略要地,同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因此成為了地區大國和西方國家爭奪影響力的焦點。同時,該國還仿照美國,建立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外交策略也曾偏向西方,甚至還曾同意美國租借本國的空軍基地。
親近美國的下場,就是讓該國國內出現了大量的非政府組織,據統計到2010年數量就達到了5000多個,這也意味着這個630萬人口的小國中,平均每一千人就有一個組織,之後美西方也不斷通過資助這些組織,來發動顏色革命。而其想要實現的目的,就是防止該國出現親近中國或親近俄羅斯的政府,這也就出現了2005年的“鬱金香革命”和2010年的“4.8事件”。
然而,當前這位總統,屬於是友華怕派,在其主張下吉國與中國就中吉烏鐵路合作達成一致,這顯然與西方的戰略目標相悖。這種“親近中國”立場的政治路線,不僅有力地支持了地區的經濟合作與發展,同時也挑戰了西方在該地區未來政治格局中的影響力。所以西方才想要將其推翻,重新把一個能對美西方唯命是從的人推上去。
(中吉烏三國簽署協議)
其次,當下未遂政變出現的時間點,正值中吉烏鐵路開工之際,中吉兩國關係正好,且這一合作來之不易,根本沒有理由去製造此類損害兩國關係的事件。
對於中國來說,在中吉烏鐵路成功建成後,中方便可以通過鐵路聯通,更便捷地進口中亞國家的能源和自然資源,同時,中國的製造產品、技術和資本,也能更容易地流向中亞以及歐洲國家,從而實現資源和市場的互補。
更重要的是,通過中吉烏鐵路,中國還將進一步保障自身的能源和資源的穩定供應,為從中亞到中國輸送能源和其他資源,提供了新的路線選擇。而這些領域的增強,將極大影響美西方在全球能源市場的利益和策略,並削弱美西方在中亞的傳統影響力。
可以肯定地說,對於美西方而言,中吉兩國的這一合作項目,完全就是“眼中釘、肉中刺”。這樣一來,美西方才想要通過謀劃政變,來顛覆現有政權,從而破壞中國和中亞國家之間的戰略合作。
(吉國總統扎帕羅夫)
最後,這一事件的發生,也給這位友華派總統提了個醒,在當前中吉烏鐵路開工的關鍵時間點上,必須要保持高度的警惕,謹防一切破壞兩國合作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