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顯,在烏克蘭戰場上,烏軍的優勢不在!不僅僅是武器彈藥的匱乏,關鍵還有人力方面後繼無人。
此前,歐洲就有人呼籲“出兵烏克蘭”。
不過,更準確的消息可能在今年7月份就明朗化了。
為什麼是7月份?
這關係到兩個問題。一是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二是6月中旬要在瑞士召開所謂的“烏克蘭問題”峰會。這兩個事情完結之後,就是7月份的北約峰會。
那麼,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北約向烏克蘭派兵的可能性有多大?
首先看看烏克蘭戰場。種種跡象表明烏軍前線困難重重,烏軍撤退,而俄軍步步推進。雖然美國批准600億美元援助烏克蘭計劃,按照基輔官員的話說,這裡面水分太大,最終到手的武器彈藥與資金寥寥無幾,而且持續性也很難保證。
其次就是國際社會與北約成員國的輿論導向。北約成員國之間並非鐵板一塊,有的贊成有的反對。比如,法國總統馬克龍力主出兵烏克蘭,而斯洛伐克與匈牙利明確表示拒絕。
再者就是北約的態度。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多次表態說,北約不打算向烏克蘭派遣軍隊。綜合此前報道的信息,可以這麼說,北約大力支持烏克蘭,但沒有派遣軍隊的計劃。如果北約成員國出兵烏克蘭,那麼這是他們自己的事,與北約無關。
因此,可以判斷7月份的北約峰會大概率不會出台北約派兵計劃。不過,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北約的老大有言在先,既然華盛頓拿出600億美元,那麼歐洲也應該拿出同樣多的資金,沒有錢就要出人。因為,歐洲是烏克蘭戰爭的受益者,出錢出力,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