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歐洲大陸因“抗俄”而分裂

2024年02月28日11:15:17 國際 1367
法媒:歐洲大陸因“抗俄”而分裂 - 天天要聞

參考消息網2月28日報道法國《世界報》網站2月26日刊登題為《不是所有歐洲國家都視俄羅斯為首要威脅》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每一次危機,歐洲都會暴露自己的問題,烏克蘭戰爭也不例外。俄烏衝突兩年後,歐洲國家設法保持團結,制裁莫斯科,並在軍事、人道主義、經濟和政治層面支持基輔。然而,如果特朗普在11月總統大選後重返白宮,這種凝聚力行動可能會受到嚴峻考驗。幾個月來,一個不引人注目但卻非常真實的分歧已經出現:歐洲大陸東北部處於戰備狀態,處於對抗俄羅斯威脅的前線,而更西部和南部的其他國家則沒有認為這場衝突關乎生死存亡。

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於2月21日公布的一項針對12個歐盟國家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差異並不是由於對衝突結果的預測造成的。平均而言,只有10%的歐洲人相信基輔會獲勝,有20%的歐洲人相信莫斯科會獲勝(大多數人預計會出現某種形式的妥協),而各國之間差異不大。但是,這並不妨礙在瑞典波蘭葡萄牙有一半的人主張支持烏克蘭收復領土。相反,一半或更多的匈牙利人、希臘人、意大利人、羅馬尼亞人和奧地利人則希望推動基輔與莫斯科談判。法國人、西班牙人、荷蘭人和德國人的分歧更大。

各國政府的政策都體現了這些細微差別。尤其是在波羅的海國家,動員能力仍然很強。愛沙尼亞國防部長漢諾·佩夫庫爾說:“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說俄羅斯是個威脅。”波羅的海國家對“中長期”的安全不抱任何幻想。

在北面,與俄羅斯接壤1340公里的芬蘭也處於警戒狀態。瑞典即將成為北約成員國,它同樣處於戰備狀態,已經開始了重整軍備運動,而這一努力與波蘭的做法如出一轍。

然而,有些歐洲國家的參與度卻低得多。2023年底,一項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的研究表明,某種形式的“冷漠”而不是“厭倦”,可能會改變公眾對烏克蘭的支持。

如果認為關於這場衝突的態度以歐洲大陸的東西方為分界線,卻是錯誤的。正如歐爾班·維克托所領導的匈牙利所展示的那樣,蘇聯加盟共和國遠未形成一個支持烏克蘭的統一集團。在2月17日發表的年度國情咨文中,歐爾班重申,這是“兩個斯拉夫民族的戰爭,不是我們的戰爭”。

保加利亞在歷史上一直有一股很強的親俄勢力,現在雖然由親西方的政府管理,但輿論仍有30%左右的人支持普京捷克和羅馬尼亞都由堅定的親烏克蘭政府管理,但主張減少對烏克蘭支持的政黨在民調中卻越來越受歡迎。(編譯/徐曼)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天天要聞

亞洲最幸福國家新加坡排名第五,經濟壓力,家庭關係是重要影響因素

▲ 新加坡眼,點擊卡片關注,加星標,以防失聯在2025年相關全球幸福指數調研中,新加坡展現出獨特的幸福圖景。調查顯示新加坡有12%的人表示 “非常幸福”,61%的人 “相當幸福”,合計73% 的受訪者處於幸福狀態,僅有5%表示“完全不幸福”。這一比例在全部國家中處於中上游水平,在亞洲國家中排名第五。雖不及印度的88%、印...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 天天要聞

中方:對澳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祝賀

外交部發言人就澳大利亞聯邦大選結果答記者問問:據報道,5月3日,澳大利亞舉行大選,阿爾巴尼斯總理領導的工黨贏得選舉,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當地時間2025年5月3日,澳大利亞悉尼,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在工黨選舉夜活動上講話,慶祝在大選中獲勝。(視覺中國)答: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工黨和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