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俄烏衝突進入已第三年,烏克蘭面臨的國際政治和戰場情勢愈發嚴峻。在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1月4日的記者會上,發言人馬修·米勒表示,儘管美國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但並不意味着仍會以與2022年和2023年相同的水平提供支持。他還稱,美方希望烏克蘭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意味他們能夠自力更生。
自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除了其他間接軍事援助以及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外,美國已授權向烏克蘭提供價值近450億美元的直接軍事援助。“今日俄羅斯”援引俄方數據稱,在米勒發表此番言論之際,西方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額已超過2000億美元。

馬修·米勒在1月4日國務院記者會上回答提問
根據美國國務院網站記者會實錄,有記者在當天的記者會上提到:“你們去年12月宣布的最新一攬子計劃將持續多久,直到烏克蘭再次耗盡資金嗎?”
米勒表示,這取決於烏克蘭的支出速度。“但我想說,我們確實需要國會採取行動。我們這裡沒有資金了。我們清楚需要繼續支持烏克蘭。烏克蘭也依賴這種援助。”他說。
還有記者提到:“國務卿布林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過,(援助的)主要目標是讓烏克蘭能夠自力更生。至少從言辭上看這像是一種轉變。你如何評價?”
“我們一直明確表示,希望烏克蘭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這意味着它自立——用自己的兩隻腳站立。我們將繼續支持烏克蘭。只要烏克蘭需要,這是美國的政策。”米勒回答道。
但他同時又強調:“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將繼續用與2022年和2023年相同水平的軍事資金支持他們。我們認為這沒有必要。”
米勒說,美國的目標是最終讓烏克蘭轉型,實現自力更生,幫助烏克蘭建立自己的工業基礎和軍事工業基地,這樣一來,烏克蘭就可以自己融資、製造和獲取彈藥了。
“但我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米勒補充道,目前仍需要美國國會通過新的補充對烏援助資金的法案,因此國會的支持很重要,烏克蘭也仍然需要來自歐洲及其他國家的支持。

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里克·萊德
同日,五角大樓發言人帕特里克·萊德表示,美國政府已經耗盡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資金,除非國會通過新的援助計劃,否則根本“沒錢”。他對記者說,雖然五角大樓被授權再花費42億美元為烏克蘭購買武器,但實際資金尚未到位,而這筆錢必須由國會撥出。
去年12月27日,美國政府宣布再向烏克蘭提供價值約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敦促國會批准新的對烏援助資金。五角大樓表示,上述軍援將動用“總統提用權”從美軍庫存中調取武器裝備給烏克蘭,但由於美國國會遲遲未批准新的對烏援助資金,五角大樓已經沒有剩餘資金補充援烏造成的庫存缺口。
“今日俄羅斯”網站稱,儘管拜登政府曾要求國會批准一項大規模補充資金方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約610億美元援助,但在多位共和黨議員的強烈反對下,數周來,法案在國會一直陷入僵局。共和黨人的算盤是將援外資金與國內南部邊境與非法移民問題掛鈎。
與此同時,烏克蘭的另一個援助者歐盟也遇到了困難。去年年底,一項價值約500億歐元的四年期計劃最終被匈牙利否決,審議工作被推遲到2024年。

烏克蘭外長庫列巴1月3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烏克蘭對西方可能減少援助沒有應對的“B計劃”。
“我們沒有B計劃,我們對A計劃有信心。”庫列巴說,烏克蘭會一直利用外界的資源堅持戰鬥,正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所言,這些援助不是慈善,而是一種對保護北約和保護美國繁榮的投資。
他不忘警告,如果烏克蘭失去援助,西方日後將付出更高昂的代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相信A計劃的原因,我們會按照A計劃工作並落實好。”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當地時間1月1日刊發了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新年專訪。澤連斯基在採訪中抱怨,西方已經失去了緊迫感,很多烏克蘭人也失去了生存威脅感。他一邊呼籲西方盟國給予烏克蘭資金或軍事援助,另一邊表示烏克蘭也在加強本國軍工生產以防西方供應不足。澤連斯基最後不忘喊話西方和烏克蘭站在一起,否則要麼離開,要麼靠邊站,但烏克蘭不會退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