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13日電(陳嘉倫)近日,中國建築行業工程質量的最高榮譽獎,2022至2023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在京揭曉。此次入選魯班獎的項目共246項工程,在鄂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或參建的重慶兩江橋隧連接線、延慶至崇禮高速公路河北段等9項工程獲獎。
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是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中國建築業協會實施評選,每兩年評選一次的獎項。魯班獎主要授予中國境內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各類新(擴)建工程,同時工程質量應達到中國國內領先水平。截至目前,中交二航局共有34個項目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作為中國建橋“夢之隊”的中交二航局,71年來承建了300多座跨江、跨海、跨高山峽谷特大橋,世界十大跨海大橋、斜拉橋、懸索橋,分別承建了8座、4座、4座。眼下,二航局正在同時建造7座世界第一橋、5座跨海大橋、10座跨長江大橋、6座跨度超1500米大橋,2座跨度超2000米大橋,不斷刷新中國建橋的高度、跨度和速度。本次評選,二航局承建或參建的包括新建連雲港至鎮江鐵路五峰山長江特大橋、雲南華麗高速公路金安金沙江大橋等在內的6座橋樑工程同時獲得魯班獎,創下歷史新高。

作為“湖北建橋軍團”,二航局累計為湖北建設15座跨長江大橋。今年,二航局參與投資、建設的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襄陽龐公(鳳雛)大橋兩座大橋同時斬獲魯班獎,為湖北打造城市立體交通網絡,成就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作出了貢獻。
由中交二航局參建的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於2021年7月建成通車,全長約2.8公里,全線按城市快速路、雙向6車道標準建設,橋寬31.5米,設計時速80公里,主橋為雙塔鋼箱梁懸索橋,採用一跨過江方式,跨度達1160米,是宜昌城區首座主跨超千米的大橋。作為宜昌市“一江兩岸”共同發展,構建“四縱五橫”快速路網的重要控制性工程,大橋的建成通車有效緩解了宜昌城區過江交通壓力,對打造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推進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由中交二航局採用“PPP+政府採購”模式建設的襄陽龐公(鳳雛)大橋於2020年6月建成通車,線路全長2.6公里,跨江主橋為漢江首座、世界第四座三塔鋼混結合梁懸索橋,長756米,主跨378米,作為連接襄城與樊城的新過江通道,大橋的建成通車有效緩解了新老城區間的交通壓力,有力提升了襄城龐公片區和樊城人民廣場片區的交通通行能力,同時與鳳雛大道發揮整體效用,帶動龐公新區經濟發展,助力襄陽實現新跨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