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2023年12月13日14:37:10 國際 1760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拜登上台之後,美國對中國展開了多方位的制裁、圍堵和打壓,其中科技制裁的手段可謂是“別出心裁”,還起了個名字:小院高牆。

美國動作頻頻,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中企造成了困難,但到這些手段無非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到最後中企還是會實現技術突破。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在一些領域,中國已經處於領先地位,連美國都望塵莫及。對此美國有媒體說了實話:現在動手已經晚了,根本攔不住了……

美媒這話是意有所指嗎?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遙遙領先

今年國外車展一下子成了中國車企的“獨角戲”,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可以說吸粉無數:時尚便捷,價格親民,客戶體驗超棒!

中國車企的亮相,具有標誌意義,它代表了美國特斯拉將迎來強有力的競爭者,一家獨大的局面已經終結。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目前,中美是世界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市場,但發展情況卻截然不同。

美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布局較早,方向主要是豪華奢侈風格,最大的標誌性車企就是特斯拉。

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較晚,集中發力也就是近十幾年的事兒,定位比較全面,可以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不同需求,典型代表就是比亞迪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雖然起步晚,但發展速度和質量確實驚人。

據統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國是688.7萬輛,滲透率是25.6%;美國是99.2萬輛,滲透率是6.9%。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謂是一騎絕塵,把美國甩在後面。

就像咱們政府規劃的那樣,咱們新能源汽車的跨越式發展,帶動了上下游產業鏈的高速、高質發展。比如新能源動力電池行業,中國的發展也是驚艷全世界。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目前,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正掀起一股走出去浪潮,一大批優秀企業,像寧德時代、重創新航等,紛紛表示要到德國、美國等建廠,擴展海外業務。

而另一家重量級電池企業國軒高科已經率先下完走出去的一步棋,它在德國的電池生產線已經正式運營了,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達到七八成,可以說的非常高了。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動力電池行業,不僅規模在不斷擴大,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新型成組技術等先進技術已經實現應用轉化,關鍵材料出貨量達七成以上,配套的智能工廠在生產質量上完全達標,後期電池回收等環節的產業化運營也在不斷完善。

今年,中國舉辦了世界動力電池大會,行業翹楚聚集到一起,共謀行業發展大局。這次會議發布了世界動力電池行業發展前沿信息,從這些信息看,行業排名前五是中韓日美英——中國遙遙領先。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無怪乎美國情報委員會官員急得跳腳了,他們“語重心長”地提醒白宮:在電池技術方面,美國已落後中國20年,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搞新型電池技術研發,跟中國競爭

但媒體緊接着就潑了一盆涼水:新能源電池領域,中國已經遙遙領先,再圍追堵截,可能也無法改變失敗的結局。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美國政府倒是不遺餘力地打壓中國企業,就像媒體說的,問題是有啥效果嗎?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美國攔不住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勁,成就矚目,必然引起美國的高度戒備。按照美國的一貫作風,它勢必要把中國車企進入本國市場的門檻拉得非常高的。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2022年,美國搞了個削減通脹的法案,這裡面就包括對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並提出動力電池必須本土化生產。這意思很明顯,高門檻已經搬出來了。

有了美國帶頭,歐盟也搞了個新版電池法,說要針對動力電池企業設置一個碳足跡的評級,還要弄一個數值標準,碳足跡數值過高的企業會失去進入歐洲市場的資格。

他們搞得這些門檻,當然是針對有競爭力的動力電池企業的,至於哪些企業有競爭力,不言而喻。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政府心氣兒挺高,但他們的企業憑一己之力能說搞就搞起來嗎?也就是說,他們有這個核心技術嗎?至少目前來說段位還不夠。那怎麼辦呢?只能找中國企業合作一起搞。

今年9月份,福特汽車宣布,斥資500億美元要在美國本土建磷酸鐵鋰電池工廠,它找寧德時代一起合作,由寧德提供籌建、運營以及專利技術授權。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實際上,不僅是美國企業,像法國土耳其等很多國家的企業都找上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合作,建造本土化動力電池生產廠,甚至有一些是地方政府牽頭找中企合作。

比如西澳大利亞州政府就與寧德達成合作協議。

而另一方面,外海在動力電池行業的需求不斷增長,也為發展成熟的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提供了機遇。

據統計,歐洲電動車電池尚有四分之一的市場缺口,在本土生產能力不夠的情況下,中國企業有望填補空缺。

為什麼是中國而不是美國?因為中國有絕對的優勢。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目前,中國在動力電池領域,已經形成了技術、人才、產能、產業鏈等全方位的競爭優勢。

並且依託上游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的飛速提升,中國動力電池保持高水平技術研發的內驅力很強。

一句話,勢頭猛,後勁足。

而一旦形成全方位的絕對競爭優勢,用關稅壁壘拉高的門檻也就形同虛設了,因為,別忘了,任何提高關稅來提高成本的苦果,最終都會由本土消費者買單。

而中國產品質量過硬,品牌形象足夠好,本土消費者就會心甘情願買單的。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所以,美國政府搞來搞去,再把小院高牆多打幾個補丁,恐怕也攔不住。

尤其是在它自身根本沒有競爭力的領域,越是高牆豎起,就越是被甩得更遠。毫無疑問,白宮需要好好反思了,對華脫鉤還能走多遠?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美國需要反思

上個月中美領導人舊金山會晤後,剛有回暖的跡象,但這個月初美國又不安分了,又開始以各種借口對中企搞制裁了。

商務部長雷蒙多更是公開對美國半導體巨頭公司放話,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對華尖端科技制裁規定,不要繞道給中國企業搞定製產品服務,產品搞出來第二天就會被列入管制名單。

她直言,中國不是他們的朋友,放下任何幻想。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看白宮的架勢,他們還要在小院高牆的路上走到黑,目前沒有回頭的打算呢。

那麼,美國企業又是個什麼想法呢?

這個月初,在中國舉辦的全球產業鏈博覽會上,很多美國企業積极參加,像霍尼韋爾康寧惠普等與中國合作多年的跨國企業,紛紛表達了深耕中國市場的決心。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比如在改革開放初期就進入中國市場的惠普,目前已經實現中國本土化的研產銷一體化,建立了完備的本土產業鏈供應體系。

做到這樣的地步,自然是雙方合作已經達到深度互惠互信的程度。

可以看到,相比於美國政界痴迷於搞脫鉤、對立,美國企業界更加務實、開放。

就像很多專家提到的,美國政界這種行為,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中國的戰略誤判

他們固執地認為,崛起的中國會挑戰他們的霸主地位,中國的外交意圖就是拉着其他國家推翻現有秩序。

很遺憾,到現在美國政客們依然沒有足夠的誠意來認識中國,了解中國的想法。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中國自始至終的目標就是,帶領本國人民實現富裕生活,實現民族復興,實現本國的現代化。

政府始終裝着人民的利益,一直致力於讓全國人民生活富裕安康。

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取得的矚目成就,都是這個目標的階段性成果。未來依然會朝着這個目標繼續前進,這個是不會變的。

在對外關係上,中國的外交原則一直都是圍繞兩個關鍵詞展開的,一個是“獨立自主”,一個是“和平”。

美國落後中國20年?美官員口出狂言,美媒:現在阻攔他們已經晚了 - 天天要聞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同世界上其他國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係,都是這一原則的生動體現。

地球上圓的,世界是通的。中國倡導各國求同存異,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世界和平,共謀發展,正是看到了一個道理:閉關鎖國鎖住的是自己,小院高牆困住的也是自己,唯有開放包容才能向前發展。美國政客真的需要認真反思了。

結語

中國的崛起,不是靠偷來的,更不是靠搶來的,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實現的。

中國的發展固然從中美兩國友好合作的關係中受益,美國的發展又何嘗不是從中獲益呢?

美國攔不住中國,恰恰證明了中國憑實力崛起。而美國挽回不了頹勢,恰恰證明了問題出現自身。

不過,很遺憾,美國政客似乎看不了太遠,因為選票就在眼前。這着實令人感慨。


  • 作者:本草綱目
  • 編輯:夜雨聲煩
  • 1.夏小禾.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持續高速增長[N].機電商報,2023-06-19(A07).
  • 2.俞立嚴.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大踏步“走出去”[N].上海證券報,2023-09-21(006).
  • 3.白舒婕.脫鉤斷鏈?這些美企用行動給出答案[N].國際商報,2023-12-04(002).
  • 4.胡誠儒.中美兩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比較研究[J].時代汽車,2023,(23):109-111.
  • 5.劉珊.中美關係要解決認知和敘事問題[N].南方日報,2023-12-03(003).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與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