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格局開始劇變,產業鏈又開始了新的轉移方向,誰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從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地區,再到墨西哥,一個接一個的地區被炒作成新的世界工廠,但是這些被給予厚望的地區也同時引起了大家的爭議和討論。
更多人認為,中國可能就是最後一個世界工廠,被給予厚望的這些國家都出於各種原因無法擔此重任!
為什麼他們這麼認為呢?如果我國脫離了世界工廠,又該向什麼方向發展呢?
新“世界工廠”會是哪一個?
一個國家要想變得強大,工業的發展是必然的,這是農業和商業無法代替的組成。歷史上的英國等西方國家,都是因為開展了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才開始了大國的崛起,積攢了財力並演化成了自身的強國實力。
誇張點說,如果一個國家只願意發展商業或者是農業,沒有工業作為國家和社會的支撐和後盾,就算是再富裕的商業,再發達的農業,也只是虛假的繁榮和暫時的安定,最終會被那些工業強國所衝擊到。
工業的影響力在現在的經濟發展環境中更是明顯,就連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也開始試圖通過政治的手段,讓工業製造業迴流到本國。
現在關於製造業工廠的爭奪,已經從最開始的我國,擴展到了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墨西哥等國家,特別是印度和越南這兩個發展很快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從我國承接了非常多的低端製造業工廠,看樣子,有強勁的競爭力成為下一個新世界工廠,實現經濟的飛黃騰達。
東南亞和墨西哥的可能
為什麼他們可以成為世界工廠的可能?
一些觀點認為,像是越南、印度等東南亞這些地區之所以會被納入新一輪工業的轉移目的地,首先是因為它們擁有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比如印度已經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人口市場同時也代表了潛力巨大的市場環境。不管是蘋果手機公司,還是我國的OPPO、小米等手機公司,都陸續有過將自己的工廠轉移到印度的經驗。特別是蘋果公司對印度的未來非常看好,將自身很多的製造工廠從別國轉移到了印度,實現品牌的印度製造。
有人稱越南是“迷你中國”,這是因為這幾年越南製造業的發展十分強勁,特別是半導體產業,已經佔到了越南出口額的30%以上,可見越南的製造業有多吸引外資企業來這裡設廠發展。
越南作為臨海國家,海港條件絕佳,各種製造業的原材料進口成本低廉。事實上在越南設廠開展製造業的直接成本是最低廉的,要比中國和印度的成本低,所以很多企業都願意在越南設廠,投資越南是個很實惠的選擇。
除了這些國家,最近很多企業包括中國的企業,都願意去墨西哥投資製造業了。墨西哥在發展製造業方面確實有着無法替代的優勢。
墨西哥的勞動力成本低廉,不但比美國的人力成本低,甚至現在人力成本比中國還低。另外,墨西哥離美國等發達國家距離近,運輸的成本也更加低廉。最重要的是,墨西哥現在的政策也對製造業的發展有利,在墨西哥發展製造業有着最低的關稅甚至是零關稅的政策。
墨西哥現在已經超過了中國,成為了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在全球吸引了將近200億美元的投資。這些實打實的投資都證明了墨西哥是製造業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在墨西哥建廠有很高的利潤空間。這些優勢給墨西哥的製造業帶來了很積極的變化和更快的成長。
新世界工廠也許只是夢?
不過這些國家雖然在製造業發展方面有着各自的優勢,但是它們也有着明顯的發展短板。
印度雖然有着很強的製造業優勢,但是印度要想成為“世界工廠”,又有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了。富士康的董事長劉揚偉先生就曾經表示過,不會再有下一個“世界工廠”。印度的製造業雖然在朝着好的方向發展,“世界工廠夢”卻終究是一場夢。
雖然新聞中蘋果、小米等知名的公司一個個都跑到印度建造工廠,但是這些企業卻堅持不了多久,又都一個個選擇了從印度“逃離”。
沒辦法,印度的工廠雖然性價比高,但是眼光短淺,沒有和外企建立好合作共贏的共識,反而一味“割韭菜”,謀求自己的短期利益,最後竟然沒人敢去當地建廠了。這樣誰敢說印度會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呢?
另外印度當地的基礎設施依舊沒有到位。工業的發展必須依靠強有力的電力系統,但是印度的電路線老化嚴重,而且體系混亂不堪,簡直就是一團亂麻。而且印度工人還喜歡偷電,工廠偷電的事件屢見不鮮,其實不僅僅是電力,印度製造工廠各種製造品都會被當地人偷,事故不斷讓這些建廠的企業很是心累。
電力支撐對工業發展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沒有電力就沒有工業。越南的電力情況發展工業真的壓力賊大,堪稱是捉襟見肘的程度。
越南不像我國這樣有完善的電力系統和成熟的電力技術。水電是越南電力的主要動力,只是電力雖然環保,卻非常不穩定。
越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每年到了夏季,就會因為極度的高溫天氣導致全國普遍乾旱。沒有了水就沒有了電,越南當地面臨大規模停電,企業自然也就沒辦法幹活,工廠就只能停滯了。
越南作為發展中國家,沒有豐富的電力自然資源,又沒有成熟的電力技術,無法發展火電、核電等電力技術,就導致了國內的製造業雖然發展潛力大,但是卻一直被卡脖子。越南有時候缺電,甚至還要和中國合作,向中國借電,依靠中國給他們輸電。
所以越南要成為下一個新世界工廠,也是“望電興嘆”,“望廠興嘆”,雖然人家有這個野心,但是技術和實力是真的跟不上。
而墨西哥的製造業和美國的產業鏈有密切的關係,受國際關係和政治環境的牽制較多,製造業的發展目前還是增長階段。而可想而知,和美國挨在一起的國家,又會被怎樣吸血呢?
“中國製造”的不可撼動
和印度、越南、墨西哥不同的是,我國在製造業方面有着無法撼動的強勁實力,這也是大家覺得我國可能是世界最後一個世界工廠的原因。
我國有着發展製造業的各種優勢,我們不但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而且交通便利,不管是水路、陸路甚至是空路,都有着便捷的交通條件,滿足不同製造運輸的需要,特別是我國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簡直是製造業的樂土。
隨着這些年的發展,我國已經發展起來了強大且完善的工業產業鏈,在全球的產業鏈方面佔據着重要地位。我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是很難被其他的國家所取代的,這是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
不過我們也必須看到的是,我國的製造業訂單上確實有所萎縮,一定程度上遭受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衝擊。這種現象也讓很多人提出疑問,我們的製造業是不是正在衰落?中國的製造業經濟會不會發展不如以前?
我國從前的製造業發展是以低端製造業為主,比如各種紡織品、玩具的組裝等,雖然我國會因為極高的市場上佔有率,被外界稱為是製造工廠和“中國製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做的都是最低端的工作,利潤是整個產品產業鏈中最低的存在。
雖然我們以“世界工廠”而驕傲,但是這並不是我們的終點。我國的製造業已經不再是和印度、越南等國家一個等級,因為我國正在積極追求工業新轉型,高端製造業正在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然
隨着世界經濟和製造業格局的變化,製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越來越大,特別是美國等國家也在試圖製造業迴流,如果我國繼續發展低端製造業,我國將遭受來自世界製造業和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在激烈的競爭中失去優勢。
隨着我國發展戰略的變化,我國的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方面正在快速發展。我國努力通過產業升級和技術的創新來提升自己的製造業競爭力,實現製造業的轉型和升級。
我們已經在低端製造業積累了豐厚的“底子”,也吃到了紅利,但是隨着我國製造業的升級和發展,我國失去作為低端製造業的部分優勢是必然的,畢竟我們不可能永遠有比印度、越南等更低的勞動力成本,我國的製造業發展未來將是向德國等老牌的製造業強國邁進,向科技強國邁進。
可以確定的是,就算未來我們不再是所謂的“世界工廠”,世界工廠轉移到其他的國家,我國的經濟發展也不會隨着下降,而是更多依靠高端製造業,煥發新的經濟活力。
我國製造業的產業轉型和升級是我國製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是雖然道路艱難,但是前途光明的事情。
我國未來的製造業建設,將會是加強科技的創新和進步,加快人才培養的步伐,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產業質量的提升,讓我們在高端製造業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強勁的競爭力和更高的經濟可能性。
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以及墨西哥雖然在製造業上有着諸多優勢,但是要成為下一個新的“世界工廠”,是有希望但難做到的事情。而對我國來說,製造業的未來變化是複雜的,我們必須堅定信念、積極迎接未知的挑戰,才能在全球市場中保持競爭力。
你覺得越南、印度等國家會是下一個“世界工廠”嗎?我國製造業的未來會是什麼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