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2023年10月10日13:30:13 國際 8824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是出行最忙碌的一個假期。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發送旅客總量累計4.58億人次。

一個趨勢更加明顯,很多人選擇鐵路、自駕出行,坐長途大巴的越來越少了。

長途大巴,為什麼沒落了?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10月7日,國慶長假結束後第一天,陪伴福州人53年的福州汽車站,徹底停止使用。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福州汽車站

無獨有偶。

今年3月15日,武漢漢口北客運中心終止經營。

這是武漢繼新榮客運站之後,又一停運的客運站。

同樣是在3月,合肥汽車站停運,所有班線遷至合肥客運總站發車。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合肥汽車站大門關閉

在廈門,枋湖長途汽車站於9月25日起暫停運營。

廈門島內最大的長途客運綜合樞紐站,退出了歷史舞台。

統計數據顯示,僅在2021年一年裡,廣州撤離和關停的客運站就多達十家,而整個廣東省關停的客運站則多達42家。

最近一兩年,關停的汽車客運站,就更多了。

汽車客運站密集關停,是一種無奈。

經營效益下降、運營成本增加,汽車客運市場發展正在遭遇一場“寒冬”。

核心的原因,還是旅客數量下滑。

以上海中山客運站為例,鼎盛時期,這裡每天要發120多班次,上座率最少也有70%。

現在,一天只有10多個班次,50座的大巴車,上座人數多則10多人,少則幾個人,個別線路甚至無人問津。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上海中山客運站

從人流攢動到門可羅雀,部分客運站日子越來越難熬,最後只能停運。

目前,上海長途客運站已從原來的三四十家縮減至現在的二十多家。

供求關係決定了汽車客運站的生死。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355.7億人次,後續持續下降,目前只剩下35.46億人次。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近幾年全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

這期間雖然有疫情的影響,但與2019年相比,降幅亦是腰斬。

載客汽車量同樣下跌。

2012年,我國擁有86.71萬輛載客汽車;2022年,下降為55.42萬輛。

短短十年,降幅如此之大,還是很驚人的。

可以預見,未來還有更多的客運站倒下。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長途大巴沒落,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受到鐵路、自駕等出行方式的衝擊。

以與上海火車站一街之隔的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為例,客流高峰時,這裡日發班次達到1280班,直達江蘇、浙江、山東、安徽、福建等方向。

2010年前後,隨着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鐵、滬杭高鐵等鐵路線路陸續開通,旅客傾向於選擇鐵路出行,上海長途汽車總站的日發班次已減少至200班。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近幾年鐵路完成旅客運輸量

從鐵路歷年完成旅客運輸量數據看,2013年為21.06億人次,2019年為36.60億人次。

高鐵與長途大巴,呈現此長彼消之勢。

如果說,高鐵搶了長途大巴中長距離出行的生意,那麼,自駕、順風車則是奪了長途大巴中短距離出行的後路。

前有埋伏,後有追兵,長途大巴的生意難做了。

二是長途大巴的體驗相對較差。

與高鐵、自駕相比,長途大巴的體驗不佔優勢。

這本是長途大巴的特性決定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旅客量的減少,可能導致長途大巴的體驗進一步變差。

一方面,因為上座率低,有些司機會繞路拉客,以增加收入,卻延誤了其他乘客的行程。

另一方面,為了降低經營成本,很多客運站削減了工作人員,這又導致客運站的服務質量下降。

一個細節是,旅客量減少,客運站站內及周邊商家的生意大受影響,很多店關門歇業,這也給旅客帶來不便。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上海長途汽車客運總站附近的商家關門

三是國內人口流動變化影響。

以上的分析,並不能完全解釋公路營業性客運量為何下降如此之快。

要知道,從2012年到2019年,公路營業性客運量減少了165億人次。

同期,鐵路客運量只增加了10多億人次。

包括航空、水路、自駕、順風車等其他交通方式,也不足以彌補如此大的差距。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國內人口流動量減少。

我國的人口流動,一般是中、西部人口向東部流動。

有研究表明,以2010年為節點,對比前後兩個時期,東部凈遷入量減少了30.29%,中、西部凈遷出量分別減少了29.30%、32.31%;中、西部向東部的凈遷出了分別減少了29.91%、30.96%;中部向西部的凈遷出量減少了16.49%。

2015年以後,中西部向東部的人口凈遷移量減少趨勢更加明顯。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2000-2020年各時期中國東中西部地區的凈遷移人口 單位:萬人

人口遷移量減少,導致跨地區出行需求降低。

整體上看,中短距離出行量減少,長途大巴受衝擊最大。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長途大巴的命運,取決於旅客量的多少。

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高鐵網將基本覆蓋我國50萬人口以上城市。

未來,不僅地級市,很多人口大縣,也將逐步通高鐵。

這意味着,長途大巴將進一步受到高鐵的衝擊。

從這個角度看,汽車客運站關停、長途線路取消,將不可避免。

我們還要看到,客運具有公共屬性。

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中長途大巴仍是剛需,起到連接城鄉乃至跨市出行的重要作用。

在農村地區,客車依然是出行最實惠、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這些需求,必須滿足。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農村巴士

此外,相對於高鐵,長途大巴發揮靈活性的特點,亦能找到新的發展空間。

現在,很多城市都開通了定製客運。

旅客可通過平台軟件進行網絡預約,點對點服務。

“公交化”運營也是一個大方向,單線運營的線路採取滾動發車、公交化運營,以票價低、班次多、服務好的優勢吸引了客流。

既滿足市民多樣化、高品質的出行需求,又增加了營收。

長途大巴的沒落,讓人傷感,卻也不失為中國進步一個令人驚喜的縮影。

正如上文分析,從宏觀視野看,國內人口流動量正在減少。

這不是因為中國的活力在減弱,而是因為中西部與東部之間的發展差距在縮小。

誰殺死了長途大巴? - 天天要聞

中國城鎮化率

受益於“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城鎮化”等國家戰略,成都、重慶、西安、武漢、鄭州等中心城市相繼崛起,很多農民工不需遠距離遷移,就能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農民工的迴流,能夠改善中西部省份的人口結構,也會進一步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

區域經濟從非均衡向均衡的發展,這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從中微觀視角看,一方面,高鐵網絡的完善、私家車保有量的增長,另一方面,收入也在增長,國民願意為更舒適的出行方式買單。

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讓我們的出行方式有了更好的選擇。

在中國前行的路上,長途大巴有點掉隊,但依然有一席之地。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死亡人數直線上升 - 天天要聞

美國,死亡人數直線上升

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上周五德克薩斯州突發洪水造成的死亡人數已升至78人,該州救援人員正與時間賽跑,搜尋下落不明的倖存者。周五夜間,瓜達盧佩河因暴雨導致水位暴漲,河水漫過樹冠和夏令營營地小木屋的屋頂。木屋的窗戶被水流的衝擊力震碎,沖走部分人員,留下一片滿目瘡痍的景象 —— 毯子、泰迪熊和其他散落的物...
專訪韓國前總統顧問:無論經濟還是安全,中國對韓國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專訪韓國前總統顧問:無論經濟還是安全,中國對韓國都很重要

當地時間7月3日,韓國總統李在明總統任期“滿月”。當天,他在青瓦台迎賓館舉行了記者會,就外交安全、經濟民生、司法改革等一系列熱點問題闡述立場。在外交安全領域,李在明表示,他將以堅固的韓美同盟、緊密的韓美日合作,以及改善與中俄關係為基礎,推進以國家利益為中心的實用外交。 對於李在明就任一個月以來的表現,...
“中國旅遊團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駐意使館回應:當地警方已開具報失單 - 天天要聞

“中國旅遊團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駐意使館回應:當地警方已開具報失單

近日,“中國旅遊團在意大利被洗劫一空”引發關注。視頻顯示,一車人下車二十來分鐘去吃飯,回來所有的行李背包,被洗劫一空。7月7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中國駐意大利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了解相關情況,工作人員表示,經了解,意大利警方已為旅行團遊客開具了報失單,後續遊客可憑藉報失單進行保險理賠。“報失單是意...
洪水山火禍不單行 美國經濟又亮起紅燈了 - 天天要聞

洪水山火禍不單行 美國經濟又亮起紅燈了

過去一周,美國同時爆發洪災與山火雙重災害,得州自4日晚暴雨引發的洪災已致超百人死亡和失蹤死亡;加州2日爆發的馬德雷山火仍在蔓延,目前僅30%得到控制。而本周,美特朗普政府所謂“對等關稅”緩徵期也將到期,但美國近期整體經濟表現卻不似美政府對其
分歧仍在 新一輪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在多哈舉行 - 天天要聞

分歧仍在 新一輪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在多哈舉行

當地時間7月6日,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就加沙地帶停火和釋放被扣押人員等問題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展開新一輪間接談判。有關此次談判還有哪些消息? 總台記者 梁慧:對於多哈的談判,由於這一次以色列派出的談判團隊級別並不高,因此外界
美國“神秘營”夏令營至少27人在得州洪災中死亡 - 天天要聞

美國“神秘營”夏令營至少27人在得州洪災中死亡

△搜救行動當地時間7月7日,央視記者獲悉,美國“神秘營”夏令營表示,該營至少有27名營員和輔導員在得克薩斯州洪災中死亡。該營地表示,他們正在與當地政府保持聯繫,當地政府正在繼續搜尋失蹤人員。據悉,“神秘營”是一個全女子夏令營,營地位於瓜達盧
印度不再阻撓,金磚聲明順利通過,莫迪反常背後藏着這些算盤 - 天天要聞

印度不再阻撓,金磚聲明順利通過,莫迪反常背後藏着這些算盤

事出反常,必有妖。2025年7月的巴西里約金磚峰會,最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印度總理莫迪的“轉性”。這位曾在各種國際場合“剛到底”的領袖,在這場多邊外交牌局裡,罕見地收起了劍。沒有再點名老對手巴基斯坦,沒有在敏感議題上製造摩擦,幾乎是通篇“配合
深山裡的“追光者”:高鐵供電測量競速戰 - 天天要聞

深山裡的“追光者”:高鐵供電測量競速戰

7月3日,正在重慶忠縣黃金鎮雙梁村進行汝溪河牽引站220千伏外部供電工程架空輸電線路終勘定位的王金鑫,突然被另外一組同事的彙報電話打斷了工作節奏。正在測量現場的王金鑫 (梁燕 攝)220千伏汝溪河牽引站為新建重慶至萬州高速鐵路擬建的6座220千伏牽引變電所之一,屬於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忠縣供電公司管轄範圍。在國網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