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為納粹老兵在眾議院被表彰一事道歉。
當地時間9月27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國會眾議院發表講話,就已經辭職的眾議院議長安東尼·羅塔表彰納粹老兵一事道歉。
當地時間9月27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國會眾議院發表講話。圖源:美聯社
本月22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加拿大國會發表演講時,加拿大眾議院議長安東尼·羅塔邀請一名98歲烏克蘭裔老兵到場,並稱讚他是“二戰時烏克蘭的作戰英雄,也是加拿大的英雄”。但媒體隨後披露這名老兵二戰期間在納粹德國黨衛軍第14擲彈兵師服役,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猶太社區引起軒然大波。也引發俄羅斯、波蘭等國的不滿。羅塔目前已宣布辭職。
眾議長引咎辭職,特魯多焦頭爛額,“納粹烏龍”事件讓加拿大丟臉
一名曾在二戰期間為德國納粹服役的烏克蘭裔老兵近日受邀進入加拿大國會並受到“致敬”之事引發的風波持續發酵。面對輿論壓力,加拿大眾議院議長安東尼·羅塔26日宣布引咎辭職。雖然加政府否認事先知情,但最大反對黨保守黨認為總理特魯多難辭其咎,加拿大媒體也紛紛要求特魯多出面就事件作出解釋並道歉。俄官員認為,仇俄讓加政府蒙蔽雙眼,罔顧事實,羅塔成為特魯多的替罪羊。這已經是加拿大一周內發生的第二起外交風波了,特魯多日前指控印度特工涉嫌今年6月在加境內殺害錫克教領導人尼賈爾後,加印兩國關係驟然緊張。印媒稱,該事件暴露了加拿大的公然虛偽和對既定外交準則的漠視。加媒稱:“在猶如一團亂麻的國際事務中,加拿大目前的狀況好像被人當頭砸了臭雞蛋。”
“羅塔成了替罪羊”
據加拿大《多倫多星報》26日報道,羅塔當天在眾議院宣布辭職時對這一事件再次表示遺憾。他說,對一名納粹老兵給予“公眾認可”給個人和社區帶來了痛苦,包括加拿大和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以及波蘭和其他國家納粹暴行的倖存者,“我對我的行為承擔全部責任”。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2日在加拿大國會發表演講。羅塔邀請98歲的烏克蘭裔老兵洪卡到場並稱讚他是“二戰時烏克蘭的作戰英雄,也是加拿大的英雄”,現場所有議員以及澤連斯基都起立鼓掌致意。媒體隨後披露這名老兵二戰期間在一支由烏克蘭族志願者組成的部隊中服役,這支部隊效忠納粹德國。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猶太社區引起軒然大波,也引發俄羅斯、波蘭等國不滿。
名叫洪卡的98歲烏克蘭裔老兵出現在加拿大議會(右一) 圖源:《紐約時報》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提到,羅塔最初拒絕了辭職的要求。但隨着輿論發酵,羅塔失去了黨內支持,外長喬利曾明確表示他應該引咎辭職。特魯多沒有明確表態,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認為此次事件“令眾議院和加拿大都倍感尷尬”,而羅塔應“考慮自己的未來”。
雖然羅塔始終堅稱邀請洪卡是其個人決定,未提前知會加政府及各黨派,加拿大政府也否認事先知情,但反對黨並不買賬。“總理在哪裡?他為什麼要像鴕鳥一樣躲起來?”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爾26日質疑,“我們國家的聲譽已經千瘡百孔,他會站出來為他造成的混亂道歉嗎?”波利耶夫爾認為特魯多應為這一事件負責。他說:“我們國家歷史上還出現過比這更嚴重的外交尷尬嗎?在世界各地的咖啡店、健身房、企業和會議室里,大家正在閱讀這個在自由黨議長和自由黨總理監督下發生的巨大恥辱。”
據俄羅斯《觀點報》26日報道,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表示,羅塔成為替罪羊,解救了特魯多及其戰友,“這些人中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法西斯侵略者合作的)附敵分子的後代”。俄聯邦委員會(上議院)議員多爾戈夫稱,加政府表現出赤裸裸的俄羅斯恐懼症,仇俄讓他們蒙蔽雙眼,為黨衛軍分子鼓掌。波蘭政府表示,已要求將洪卡引渡到波蘭。
“特魯多繼續玩捉迷藏”
加拿大媒體幾乎是整齊劃一地要求特魯多就“讚揚納粹老兵”事件道歉。“特魯多應就此向全體加拿大人和加拿大盟友道歉”,加拿大《多倫多太陽報》27日稱,羅塔的辭職算是給加拿大“全球丟臉72小時”事件畫上一個句號,“本來自由黨搞這麼個儀式是想在政治上撈分,結果卻出了大糗,這種狀況總是伴隨着特魯多的外交政策”。
加拿大《國家郵報》稱,羅塔辭職了,特魯多可以假裝“納粹烏龍”事件與其無關了。這一事件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來說是一種羞辱,也讓加拿大猶太人、尤其是烏克蘭裔加拿大人深感尷尬。然而,對特魯多來說,最重要的是讓所有人都明白,這是羅塔咎由自取。“特魯多根本無法從狹隘的黨派之爭中抽身出來,為這一事件承擔責任。”“議長遲來的辭職還不夠”,加拿大《環球郵報》27日稱,羅塔的辭職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但不可能是結束。加拿大人、澤連斯基和我們的盟友理應得到特魯多總理的正式道歉,並對這一災難是如何發生的作出全面解釋。
CBC稱,在輿論要求特魯多出面解釋和道歉之際,特魯多已經連續幾天在國會質詢環節缺席。“特魯多在納粹問題上失蹤,無論你在哪裡,出來吧”,加拿大《卡爾加里太陽報》稱,加拿大英雄般地歡迎納粹分子是過去幾天令人作嘔的新聞。又是可悲的一天,特魯多繼續玩捉迷藏。
“加外交進入第三階段”
“渥太華一周內遭遇兩場外交危機”,CBC27日稱,除了讚揚納粹老兵事件,特魯多上周還指控印度政府派遣特工在加暗殺錫克教領導人尼賈爾,引發外交風波,兩國互相驅逐外交官。“加拿大一而再地讓盟友陷入尷尬境地,在猶如一團亂麻的國際事務中,該國目前狀況好像被人當頭砸了臭雞蛋。”
印度“News18”新聞網認為,特魯多對印度的指責似乎是一種轉移視線的策略,特魯多為挽救仕途將外交政治化,危及印加關係。這一事件不僅破壞了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還暴露出加拿大的公然虛偽和對既定外交準則的漠視。美國《國家評論》稱:“總算有一次,加拿大政府,我們的北方鄰居,在政治瘋狂和陰謀方面超過了我們。”
印度與加拿大的外交爭端,讓美國感到十分為難。有分析稱,美國一邊要拉攏印度,一邊要安撫盟友,因此對加印外交爭端持模糊態度。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方認為應就此事進行全面公正的調查,“我們認為印度政府應該予以配合”。印度外長蘇傑生同日在美國外交關係協會講話時表示,願意檢視加拿大提出的證據,但重申對渥太華的批評。
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學者羅蘭德·帕里斯認為,加拿大外交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在第一階段,加拿大外交主要依靠當時最強大的英國;在第二階段,加拿大主要依靠美國。在前兩個階段,面對殘酷的地緣政治競爭,加拿大都得到了庇護。“現在不一樣了,未來美國政府會是什麼樣尚不得而知。”
民調支持率落後對手近10%,英媒:特魯多總理之路“可能走到頭了”
“特魯多的總理之路可能要走到頭了”,英國《每日電訊報》27日以此為題報道稱,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的支持率不斷下滑,低於其對手——保守黨領袖波利耶夫爾近10個百分點。
加拿大“環球新聞網”稱,益普索公司最新民意調查顯示,有40%的加拿大人認為波利耶夫爾是加總理的最佳人選,這一數字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個百分點;而特魯多的支持率則為31%。益普索首席執行官達雷爾·布里克表示,這一差距表明,如果現在舉行選舉,保守黨可能會組建一個多數政府。“當你看看為什麼加拿大人現在會有這種感覺時,你會發現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很不滿。特別是涉及生活成本、住房供應和通貨膨脹等重大問題時。”
《每日電訊報》稱,加拿大下一次大選將於2025年10月20日或之前舉行,按目前情況看,特魯多將儘可能拖延時間,他的問題在於,曾經被加拿大人民視為無敵的魅力、政治常識和跨越政治鴻溝與人對話的能力,如今卻遭到嘲笑和否定。“實際上,他的工作並不特別糟糕,但其政治和個人魅力之河已乾涸”。
據加拿大媒體報道,波利耶夫爾是一名職業政治人物,曾於2017年至2022年擔任影子財政部長,並以咄咄逼人、思維敏捷、常常毫不留情的特點而聲名鵲起。他44歲,相對年輕,雖然沒有特魯多明顯的帥氣和魅力,但他改造了自己以前有些書獃子氣的形象,經常穿 T 恤,還經常和妻子一起參加競選活動——他的妻子來自工人階級移民家庭,精通多國語言,形象姣好。在益普索公司的最新民調中,波利耶夫爾的受歡迎程度在加拿大所有省份和地區都名列前茅,被調查者認為,在經濟、醫療保健和住房三個方面,波利耶夫爾為加拿大人制定了更好的計劃。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張穎哲、環球時報-環球網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特約記者 柳直 甄翔、環球時報-環球網/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