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2023年08月10日16:33:15 國際 5203

今年,浙江必勝客的“捐一元”有點與眾不同。

每到夏天,百勝中國 “捐一元”活動都會如約而至,不知不覺間已來到第16個年頭。走進活動現場,多巴胺配色給人明亮歡快的感覺,照片牆上,那些因“捐一元”獲益的孩子們,綻開燦爛的笑臉,讓參觀的人感受到“正能量”的同時,感念百勝中國發起這項活動的一份善意初心,以及16年堅持如一的匠心。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西式休閑餐廳”里的“中國非遺”,這兩種跨界元素究竟是怎樣“碰撞”到一起的?

讓我們一探究竟。

01 初識吳老師

想要約見吳老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她實在是太忙了。特別是在成為錢塘剪紙大師方建國的“弟子”後,她更有一種“非遺技藝傳承”的使命感。經常一整天都在外展,進學校、去村社、去養老院,總是不遺餘力地展示與傳授着她所熱愛的傳統手工技藝。偶爾閑下來,也是埋頭在工作室里默默地剪紙、刺繡。

樸實的氣質下,藏着一顆認真的“熱心”,這便是吳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我們到達工作室的時候,她正忙着構思義賣捐贈給雲南小朋友的剪紙:“我想把對他們的祝福都剪在這張紙里。”剪紙,就是吳老師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吧。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02 剪一段美好

其實,剪紙一開始只是吳老師的“小愛好”。

那是很小的時候,吳老師看到家裡的長輩剪出的團花,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在經過幾番摺疊的紙上,看似不經意地剪上幾刀,平展開來,形態各異的“奇蹟之花”出現了。這讓她感到無比驚奇,於是開始纏着長輩們要“學技術”。

她經常一放學就拿起剪刀反覆琢磨,“坐一下午不挪窩是常有的事。”在折騰完滿滿三大本草稿紙後,心靈手巧的她已經剪得有模有樣了,老家裡至今還貼着她的“傑作”。那個時候,吳老師剪得最多的還是紅雙喜,親戚有婚嫁就找她剪,她也很開心,“一開始剪囍,就有好事發生”。

沒曾想,這一剪就是20多年。吳老師早已不滿足簡單的團花和囍字,而是以創作的思維,融入畫、刻、剪的技藝,她的剪紙作品細膩精緻,充滿想象力,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除了剪紙,她還學了刺繡、編織等等傳統手工,更是把這種愛好發展成一份事業——在2017年,吳老師和幾個志趣相投的夥伴創建了“玉見手作”社團。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03 工藝與公益

人們常說,匠心源於熱愛,更體現着一種責任感。就像做公益,始於一份善意,卻因為那份責任感而堅持,而發光發熱。公益,就是吳老師的另一份“熱忱”。

這個社團,帶着吳老師濃濃的個人風格,成員們在打磨手藝,弘揚“非遺”文化的同時,活躍在杭州的各個公益活動中。

她們在很多學校舉辦過公益剪紙課程,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也受邀參加過良渚文化博物館剪紙活動;在全民清潔日等等大型公益活動上也活躍着她們的身影……

當地震、水災的消息傳來時,吳老師和家人會在第一時間給災區人民捐款;聽聞身邊有大病患者缺少治療費用,她不僅慷慨解囊,還幫助患者發起募捐……朋友都戲稱她為“吳大善人”。

在吳老師看來,工藝和公益的內核是一樣的:“它們都能夠給人帶來快樂和幸福感。剪紙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而公益可以讓人們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喜悅和成就感。”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04 人人可公益

如何讓更多人認識非遺,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公益?

那是一個夏天的傍晚,吳老師帶著兒子去必勝客餐廳吃披薩,買單的時候,服務員例行的一句話引起了她的注意“請問需要為您的賬單加上1份愛心捐款嗎?”她幾乎是下意識地問道:“什麼是愛心捐款?”

原來,這是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和百勝中國共同發起的“捐一元”獻愛心全國募捐活動。籌集到的善款將捐贈給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一邊用於為鄉村兒童持續提供每日營養加餐;一邊為鄉村學校配備現代化“愛心廚房”,有效改善學校供餐條件,讓孩子們都能及時吃上熱飯。

沒等她反應過來,兒子已經替她做了決定:“我們捐,要讓小朋友們也吃上美味的營養加餐。”

誰說慈善是少數人的專屬呢?這不就是“人人可公益”嗎?吳老師發現,通過這種“眾籌”的方式,以及“1元”的低門檻,在百勝中國旗下餐廳門店的積極推廣下,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正在加入到“一塊做好事”的慈善大軍中。

更讓她欽佩的是,“捐一元”這件事,百勝中國堅持了16年!吳老師感慨良多:“現在很多所謂的公益都是為了博眼球,能16年如一日把這個項目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

不久前,吳老師聽說“捐一元”公益項目第16年即將在這個夏天啟動,內心十分激動,她想用她最擅長的手工藝為山區的孩子們出一份力。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05 愛傳千萬里

在必勝客浙江站工作人員的協調安排下,今年杭州“捐一元”的啟動儀式多了些“非遺”的元素。吳老師精心準備了許多剪紙作品展出, “西式休閑餐廳”里的“中國非遺”,因同樣的理念而“走”到一起,傳播着愛與美好。

吳老師介紹說,這些作品將在現場進行義賣,籌得的款項將捐獻給雲南山區的小朋友。她特意為此創作的剪紙作品——《校園》也已經完工。在一紙方寸間,我們看到孩子們天真燦爛的笑臉,他們身邊,是配套完整的學習設施,他們擁有着溫馨的學習環境,潔凈的餐廳,以及健康的食物。這是吳老師,是百勝中國,也是億萬中國人共同的心愿。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今年的必勝客,不僅在線下堂食中推出了“愛心套餐”以及“在線點餐自願捐款”;在必勝客新零售(京東,天貓)渠道,也有多款熱門產品參與到愛心套餐隊伍中來。愛心捐贈的形式更多樣,“人人可公益”的精神更為人熟知,大家的公益熱情也日益高漲。

或許我們只是茫茫人海的一份子,很渺小,但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項公益了不起的組成。正是公益機構、企業和愛心公眾16年的堅持,讓小善匯聚成大愛,而這場愛心長跑,依舊在接力。

這些年,有許多像吳老師一樣的人,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加入到了“捐一元”活動中,一邊釋放自己的才華,一邊傳遞公益的溫度。

8月5日-9月30日,“捐一元”活動持續火熱中,歡迎大家在小程序搜索“捐一元”,參與月捐,一起為鄉村兒童的成長助力,做公益獻愛心,發出自己的光!

杭州非遺剪紙傳承人 用匠心和愛心剪出“捐一元”的小美好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 天天要聞

以官員:本周可能無法就加沙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

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日,一名以色列官員表示,正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進行的加沙地帶停火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可能無法在本周達成協議。這名接近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以方官員稱,如果美國不進一步施加壓力,相關方可能無法在本周就加沙地帶停火和交換被扣押人員達成協議。另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以色列和哈馬斯之間的分歧主...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收到中方加稅通知,48小時內態度大轉彎,主動提出訪華

前言7月5日深夜,法國愛麗舍宮還亮着燈。中國商務部那份反傾銷稅公告,把法國政商界炸得夠嗆。誰能想到,就這麼48小時,一向對華強硬的馬克龍突然變了個人似的,主動跟王毅外長套近乎,還說要來北京談談。一瓶白蘭地咋就撬動了大國外交?馬克龍這次急轉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