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日凌晨,克里姆林宮遭襲了。
如同白宮象徵著美國,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
誰幹的呢?
襲擊發生後,克里姆林宮公開講,“烏克蘭試圖用兩架無人機襲擊克里姆林宮的總統官邸。俄方及時通過電子戰系統採取行動,使無人機失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烏方未能達到襲擊目的。”
襲擊的目的是什麼呢?
襲擊發生後,克里姆林宮表示,“俄方認為烏克蘭的行動是對俄羅斯總統的恐怖行為和暗殺企圖”。
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說,“烏克蘭無人機襲擊時普京總統本人不在克里姆林宮”。
佩斯科夫的話很快得到了證實。
襲擊發生後,普京昨天首次露面,與一個俄羅斯州的州長舉行工作會議,普京的表情從容,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也就是說,這一次俄方認定,這是烏方針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次暗殺未遂行動。
同時俄方懷疑,暗殺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騷擾俄羅斯於幾天之後的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的勝利日大閱兵。
所以克里姆林宮這次還說,“普京沒有受傷,工作安排沒有改變,照常進行”。言外之意,5月9日的勝利日閱兵將如期舉行。
那麼,對於俄方的這個指控,烏克蘭從上到下矢口否認。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芬蘭參加北歐國家領導人峰會期間回應說,“我們不攻擊莫斯科或者普京,我們在自己領土上作戰,我們正在保衛我們的村莊和城市,我們沒有足夠的武器來做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在其他地方使用它,對我們來說,這就是赤字,我們不能浪費它。”緊接着澤連斯基再次重複說,“我們沒有攻擊普京,我們把他留給法庭。”
澤連斯基的意思是,根本不是我們乾的啊,我們沒這個能力攻擊普京。
隨後澤連斯基的顧問波多利亞克再次公開重複說,“烏克蘭與無人機襲擊克宮事件毫無關係……這類行動對烏軍在戰場上毫無幫助,只會激起俄羅斯採取更激進的行動。”
從中我們能夠看出,烏克蘭想把這個事跟自己撇的乾乾淨淨。
那麼,能不能撇的乾淨呢?會不會遭到俄羅斯的報復呢?躲得過去嗎?
襲擊發生之後,佩斯科夫說,“俄方保留在其認為合適的地點和時間進行報復的權利”。
看來,烏方躲不過去。實際上,報復已經來了。
《基輔獨立報》剛剛傳來消息,幾個小時之前,烏克蘭多地拉響空襲警報,首都基輔傳出兩聲巨響,基輔當地軍事部門表示,防空系統正在運作。
但是,我想說,俄羅斯的報復可能不僅於此,你從事發之後梅德韋傑夫的表態就聽得出來。梅德韋傑夫的觀點,代表了今天一批的俄羅斯政治精英。
事發後,梅德韋傑夫第一時間在社交平台上發文說,“在今天的恐怖襲擊之後,除了從物理上消滅澤連斯基及其集團外,我們別無選擇……澤連斯基甚至已不需要簽署無條件投降的文書。”
講到這,大家肯定好奇美國對此事的發聲。
今天上午傳來消息,關於無人機襲擊克宮,白宮首次表態發聲,美國人講了3層意思,我總結了“三個不”:一、不鼓勵,二、不排除,三、不會談。
一、不鼓勵。美國白宮新聞秘書皮埃爾說,“美方獲悉有關無人機襲擊克宮的報道,但目前無法確認它們的真實性……美國不鼓勵或允許烏克蘭在其邊界之外進行攻擊。”
二、不排除。當被記者問及這是否會是俄羅斯的“假旗行動”時,皮埃爾說,“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顯然,俄羅斯有做這類事情的歷史。”另外美國“政客”新聞網引述了兩名美國官員的話講,拜登政府的高級官員正努力確認這次襲擊到底是由基輔下令、或由親烏克蘭團體實施,還是俄羅斯的“假旗行動”。”
三、不會談。白宮國安會發言人柯比說,“在無人機襲擊克里姆林宮背景下,美國總統拜登沒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的計劃。”
講到這呢我想說,從北溪管道被炸,到克里米亞大橋被襲,再到這次克里姆林宮遭到無人機攻擊,事發之後美國人都說,不排除是俄羅斯人的“假旗行動”。
那麼如果都按照美國人的邏輯,俄羅斯人一次又一次組織“假旗行動”,得到的唯一好處就是為了賣慘。但是,俄羅斯似乎不需要賣慘,俄羅斯一直在對外界示強。很顯然,這個邏輯站不住腳。
反倒是另一條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和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被炸後一樣,就在克里姆林宮遇襲的不到一天之內,烏克蘭的郵票都已經製作好了,馬上準備發行。
郵票畫面當中,一名烏克蘭士兵伸出中指,面對燃起熊熊大火的克里姆林宮,天空中,一架無人機飛過。
最後呢我想說,無論如何,這場對克里姆林宮的襲擊,都觸發了俄烏衝突一個新的開關,從而加速改變衝突的進程。這個進程的核心就是,今年3月2日,以色列官方媒體公布了以色列前總理貝內特的採訪畫面,他在採訪中說,“去年俄烏戰爭爆發的4個月後,我與普京會面……當時我親口問普京:您會考慮斬首澤連斯基嗎?普京當時回答說,我承諾不會殺死澤連斯基……會晤結束之後,我給澤連斯基打電話,告訴澤連斯基說普京不會殺死你……當時得到消息的澤連斯基立刻反問到:你確定嗎?……我當時說,我百分百的保證,普京不會殺死你。”
那麼我講到這,您想到了什麼呢?
我想到了:現在有人想逼普京推翻這個承諾。但是到目前為止,普京的表情依然從容。
想要判斷這個人是誰,那就來聽一聽誰現在在說,此地無銀三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