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沙特阿拉伯這兩個國家歷史上就是一對死對頭。這兩個國家雖然都信仰伊斯蘭教,但是沙特阿拉伯是遜尼派,伊朗卻是什葉派。除此之外兩國的人種也是大不相同的。伊朗的絕大多數人口是波斯人,而沙特阿拉伯的大部分人口是阿拉伯人。
這兩個國家在2016年斷交之後一直關係劍拔弩張,前段時間卻在我國的斡旋之下,成功恢復了外交關係。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我國外交事業的一場大勝利。恐怕在三國宣布該消息之前,沒人能夠想到這一點。
我國在斡旋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之間恢復外交關係之後,並沒有停止推動和平腳步。當下我國還在推動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和談。根據最新報道,就在日前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中國的推動之下,沙特和伊朗兩國在北京舉行對話推動恢復外交關係。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的中東問題特使近日也穿梭於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推動解決巴以問題,對此我國外交部王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作為中東國家的好朋友,中國在地區沒有私利,不搞小圈子,致力於熱點政治問題的解決。中國的這種做法得到地區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讚賞以及普遍歡迎。
毫不誇張的說,此前中國能夠推動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復外交關係已經是奇蹟了。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間的談判更加是一個歷史性難題,關鍵點在於土地換和平。這個方案1998年10月23號當時的巴解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以及美國總統克林頓在白宮簽署《巴以簽署臨時和平協議》,這份協議可以當成推動巴以和談的參考基礎。
當下的以色列面臨著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美國的國力正在不斷衰弱。如果有朝一日美國的國力真的不足以把他們的觸手繼續伸到中東,那麼處於阿拉伯世界夾縫中的以色列應該如何生存就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當下的美國好歹很有力量,因此以色列如果有高瞻遠矚想法的話,就應該爭取最大的利益,把國土邊界確定下來。
而此時,中國可以說是唯一能夠兩頭說話的大國了,以色列是時候好好聽聽中國的建議了。除此之外,我國推動中東地區談判的目的,一來是維護世界和平,二來也意味着中國開始“切香腸”了。
那麼中國的外交為什麼要在中東地區主動出擊?一來是有利於削弱石油美元的地位,自從美國人推動石油美元體系的建立之後,他們就憑藉著這一點在中東地區收割了無數的利益。
第二點是由於美國的霸權主義越來越瘋狂,很多中東國家對於西方行為的認知發生了轉變,部分的中東國家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反美立場。第三點在於對於我國一帶一路戰略向西拓展有着極大的好處。
第四,當下很多中東國家雖然是美國理論上的盟友,但是這些國家對於美國的霸權主義政策感到非常不滿,尤其是沙特阿拉伯,越來越有反水的趨勢了,而這些國家對於我國的印象是普遍比較客觀友好的,對中國選擇不干涉別的國家內政,並且承認不同制度的外交政策普遍歡迎。
第五,即使是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中東地區距離我國也不算遠。最後一點在於,隨着美國的國力不斷減弱,他們在中東地區的投入開始呈現出了衰減的趨勢。我國有句話叫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美國人雖然致力於在亞太地區興風作浪,而我國完全可以開闢所謂的第二戰場,在中東地區取得外交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