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與美國勾結,妄圖“倚美謀獨”,拓展所謂的“國際空間”。然而,想獲得美方的支持可不便宜,自拜登政府上台後,美國不斷對台高價售武,藉此向台當局收取“站台費”。除此之外,美國對台積電也亮出了獠牙,最近不斷挖走其高端人才,上千名工程師舉家赴美,生產台積電目前掌握的最精密製程——3nm芯片。台積電被掏空後,最近台當局罕見對美“定罪”,批評其芯片法案影響島內經濟。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據來自《參考消息》的報道,近日,台統計部門預測,今年島內的經濟增長率堪堪“破3”,達到3.06%,但明年不止經濟增速“保3”落空,僅有2.75%,CPI上漲率也會達到1.86%。為此,該部門列出了影響島內經濟前景的幾大不確定因素,包括全球貨幣走勢衝擊國際金融市場,俄烏衝突、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影響物價,還罕見點名批評了美歐推行的芯片法案,稱其是影響島內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數月前,美方出台了《芯片與科學法案》,通過給本土芯片製造商提供大量補貼的方式,推動美國芯片生產領域的發展。為此,美方也邀請了台積電前往美國建廠,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也積極回應,推動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了5nm芯片廠,並向美輸送了大量人才。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5nm芯片廠
然而,這僅僅是美國掏空台積電的第一步,隨後,美方又以建立3nm芯片廠為由,從台積電挖走了數百位高端工程師,而這些人才拖家帶口坐上赴美的飛機,擺明了一副不會回來的樣子,台當局這才發現,自家的台積電就快要成為“美積電”了。而且美國的芯片法案還有個規定,稱接受美國政府補貼的芯片企業,10年內不能在中國大陸建立掌握先進技術的工廠,等同於要台積電放棄在大陸的發展。
此前台當局和台積電敢於響應這個芯片法案,可能是覺得大陸市場在台積電的營收比重中,僅佔有10%左右,而美國市場則佔據台積電近7成的營收,是其當之無愧的金主,所以台積電果斷放棄了大陸市場,選擇加強與美國的合作。不過,台積電去美國建廠生產芯片,自然會成為美國芯片產品,而美國芯片的主要買家,卻是大陸企業。也就是說,台積電生產的芯片,實際上大部分還是流向了中國大陸。
台積電芯片
而台當局得到的,是台積電放棄開拓大陸市場,並且產業鏈不斷向美國轉移,上千名高端人才被送往美國,島內馳名世界的台積電,就快要變成美國企業了。一旦美國獲取了台積電的全部技術和大量高端人才,並大力支持本土芯片廠商,比如英特爾的發展,島內的台積電顯然就沒有任何優勢了,甚至在未來難以與美國企業的競爭。
同時,台積電作為島內的當家企業,是台經濟的中流砥柱,台當局若是任由台積電向美國轉移產業,更加坐實了民進黨“賣台”的罪行。如今,民進黨已經失去了大量選民的支持,並在九合一選舉中遭遇慘敗,若無法扭轉民心,在未來的黨職選舉和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必然會一敗塗地,正是看到了這層危機,台當局才罕見批評這個芯片法案。
美國對台不懷好意
歐洲的芯片法案與美國類似,都是想要通過補貼加強本土的芯片產業鏈。不過,受今年俄烏衝突影響,歐洲的經濟遭到了嚴重打擊,難以落實對芯片法案的補貼力度,這對台當局來說簡直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若美歐同時推進芯片法案,以島內的經濟體量,根本無從反抗,逐漸“美國化”的台積電或會被蠶食殆盡。
不過,台當局哪怕對美“定罪”,表達自己對芯片法案的不滿,也改變不了如今的局面。台積電已經明顯要向美國靠攏了,連最新的3nm芯片技術都要送往美國。一旦島內失去了台積電,經濟必然會迅速下落,民眾對民進黨的支持也將跌落谷底。到那時,美方還會冒着與大陸爆發軍事對抗的風險,為台當局站台嗎?這個答案恐怕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