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2022年11月03日00:15:14 國際 1534

寒冬將至,還沒有辦法解決能源危機的歐洲人,又該如何度過漫長又寒冷的冬天呢?根據英國《太陽報》:近一半英國人,都在計划著“逃離英國”,大家都在搜索着便宜的出國游,希望在另一個國家度過冬天。

這也讓英國航空公司、旅行社看到了商機,比方說,英國廉價航空“易捷”就推出了28天的埃及游套餐,總費用只需要650英鎊,不僅包含往返機票,還可以全程入住五星級度假村,吃喝玩樂都包含在內。

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這是什麼概念呢?如果選擇在英國生活,那麼,同期在英國的生活成本加在一起,則需要877英鎊,顯然,對於處於能源危機下的英國人來說,出國游反而比待在家裡更便宜。

除了英國之外,德國、瑞典、丹麥、挪威等國家的居民,也都同樣在計劃逃離。除了離開歐洲,他們也可以去往歐洲以南,相對更溫暖一些的地方。

例如西班牙著名的冬季旅遊小鎮貝尼多姆,從10月份開始,當地的民宿就被陸續訂滿了,這些遊客普遍來自北歐,他們會在這裡住上幾個月,一直到家鄉的冬天結束。這樣一來,他們既可以讓自己過得舒服一些,也不用再為冬天的巨額取暖費發愁。

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那麼,歐洲的能源危機到底有多嚴重?冬天結束後,歐洲人還需要為能源問題發愁嗎?

雖然歐洲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不過,歐洲卻一直存在着能源匱乏的問題,這也讓歐洲各國都嚴重依賴能源進口,而在俄烏衝突發生之前,歐洲對於俄羅斯的天然氣、石油等資源依賴度非常高,特別是天然氣,超過40%都來自於俄羅斯。

雖然俄烏衝突之後,歐洲各國站隊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鬧得很僵,不過,俄羅斯也沒有徹底對歐洲進行能源斷供,然而,歐洲人卻萬萬沒想到,竟然被自己信賴的“老大哥”美國,到頭來給擺了一道。

雖然美國不承認自己和北溪管道的泄露有關,但這件事發生後,歐洲只能捨近求遠地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原本以為美國能雪中送炭,卻沒想到竟被美國趁火打劫,賣給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不斷走高,讓歐洲民眾無法負擔高昂的能源賬單。

因此,沒錢取暖、沒錢用電的歐洲民眾,才會想要在冬天到來之前逃離,害怕自己會被凍死在這個極為艱難的冬天。

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那麼,等到冬天結束,這些逃離過冬的歐洲人返回自己的家鄉,難道他們就不用為能源問題發愁了嗎?

很遺憾,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的研究者認為:歐洲最糟糕的日子還沒有開始。

這是什麼意思呢?在北溪管道泄漏之前,歐洲已經從俄羅斯獲得了大量的天然氣,這些天然氣雖然不能解決歐洲的能源問題,但是卻可以讓歐洲勉強維持一段時間。

再加上現在歐洲陸續從美國和中東進口的天然氣,這些都可以讓歐洲在明年3月的供暖季結束之前,暫時不需要擔心天然氣不足的問題。

然而,雖然冬天結束,人們的用電量會下降不少,但是,這也意味着歐洲儲備的天然氣都消耗光了。

或許有朋友會說,歐洲還可以繼續從美國,或者是中東等地進口天然氣,道理是這樣,但實際上卻非常難搞,據悉,無論是美國還是中東,包括其它歐洲正在接洽的天然氣生產國,都已經明確地表示,明年不會展開新的天然氣項目,這也意味着,明年3月之後,即使歐洲願意花高價購買天然氣,也可能買不到了。

因此,有專家認為:對於歐洲人來說,最可怕的不是即將到來的冬天,而是明年的冬天,那才是讓歐洲人無法承受的噩夢。

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那麼,沒了俄羅斯的幫助,歐洲又該如何解決能源危機問題呢?

說起來,歐洲能出現如此嚴重的能源危機,很大一個原因與他們的“自作自受”有關,如果不是他們過於相信美國會施以援手,也不會和俄羅斯徹底鬧僵。

現在的歐洲已經進退兩難,想要解決能源危機只能靠自己。那麼,歐洲又打算怎麼辦呢?前段時間,歐洲計劃重啟核電站,全面普及核能發電。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建造核電站需要時間,想要正式投入使用,至少也是2030年之後的事情了。

此外,法國計劃加快可再生資源的發展,準備大規模建造海上風電場,不過按照項目進度,最快也要在2050年,才能解決法國自己的能源問題。

與俄羅斯鬧僵後,50%的英國人想“逃離英國”,發生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還有大量民眾計劃逃離的英國,近期想要重新用“水力壓裂法”開採頁岩氣,為自己提供能源補給,不過,雖然這個辦法的確可以讓英國短期內獲得大量的能源,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這種方法很容易造成地面塌陷和頻繁地震,而且還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再加上這種開採方式早已經被多國禁用了,如果英國非要重啟使用,一旦發生了較為嚴重的採礦事故,極有可能會讓英國陷入到更大的危機之中。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歐洲各國根本就沒辦法解決能源問題,至少短期內危機會一直存在,情況也將變得越來越艱難。那麼朋友們,在你看來,歐洲該如何做,才能救自己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俄羅斯剛剛被免職部長畏罪自殺!或與庫爾斯克有關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剛剛被免職部長畏罪自殺!或與庫爾斯克有關

7月7號,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報道,俄羅斯偵查委員會通報證實,被免去俄交通部長職務的羅曼·斯塔羅瓦特的屍體在莫斯科州奧金佐沃市區被發現,死因是自殺。這個消息來得太突然,因為斯塔羅瓦特剛剛被解職只有幾個小時。
特朗普重磅突發!特朗普將放50%關稅大招 美國銅價一度暴漲17%創紀錄新高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重磅突發!特朗普將放50%關稅大招 美國銅價一度暴漲17%創紀錄新高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表示計劃對進口銅徵收50%的關稅,此舉可能會引發全球金屬市場供應鏈的巨大波動,隨後紐約銅期貨價格飆升。 (截圖來源:彭博社) 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周二(7月8日)表示,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徵收50%的新關稅,但沒有透露新關稅生效具體時間。特朗普當天在白宮召開內...
這些事,今年高效辦! - 天天要聞

這些事,今年高效辦!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常態化推進機制的意見》7月8日對外發布,明確推動重點事項清單管理和常態化實施,在更多領域更大範圍加強部門協同和服務集成。
飛機着陸前,有粉絲硬闖公務艙追星!乘客無奈:我要報警了 - 天天要聞

飛機着陸前,有粉絲硬闖公務艙追星!乘客無奈:我要報警了

7月8日,有乘客發布視頻稱自己乘坐從長沙飛往福州的MF8330次航班,期間男演員田栩寧的多位私生飯闖入公務艙。視頻畫面顯示,司乘人員在維護現場秩序,不斷強調飛機還沒停,要求闖入機艙人員坐下,但粉絲依然不斷湧入。據網上信息,還有該明星私生粉在機艙內開直播,拍攝現場畫面。多位私生粉還售賣航班視頻。視頻中,有乘客...
盧拉反對美總統為博索納羅辯護言論:不接受任何人干涉巴西主權 - 天天要聞

盧拉反對美總統為博索納羅辯護言論:不接受任何人干涉巴西主權

【環球時報駐巴西特派記者 邵世均 環球時報記者 杜天琦】“巴西不接受任何人對其主權的干涉”,就美國總統特朗普針對正在接受巴西最高法院調查的巴前總統博索納羅的言論,巴西總統盧拉做出上述表態。據巴西新聞網站“G1”8日報道,盧拉7日還表示,“這個國家有法律”“這個國家的主人是巴西人民”。巴西總統盧拉 資料圖 圖...
總書記山西之行,閥門之中蘊思量 - 天天要聞

總書記山西之行,閥門之中蘊思量

7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陽泉閥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山西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情況。這家企業為何能夠吸引總書記的目光?貌不驚人的閥門,被稱作現代工業的“守門人”,其中蘊含著“科技創新”這個總書記始終心繫的大乾坤。近年來,這家企業聚焦智能化、極端工況材料、精密製造技術創新,58個品種產品成功填...
法國南部森林火災蔓延 已燒毀超700公頃林地 - 天天要聞

法國南部森林火災蔓延 已燒毀超700公頃林地

當地時間7月8日,法國南部馬賽市郊突發森林火災,在強風助推下迅速蔓延,已燒毀超過700公頃林地,造成至少9名消防員受傷。馬賽普羅旺斯機場一度臨時關閉,多架航班被取消或改降。當地媒體報道稱,火災起源於馬賽北部地區。
全球部長級官員齊聚上海:“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 - 天天要聞

全球部長級官員齊聚上海:“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

從華夏文明到當代文化,從航運樞紐到大國製造,7月8日,參加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的嘉賓繼續在滬參訪,實地了解中國式現代化在上海生動實踐,希望能為本國發展提供有益借鑒。“這裡,有我思考和學習的內容”進入上海博物館東館青銅器館,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中國古代文明的鼎盛時期。500餘件青銅展品,靜靜地向觀眾展示華...
美國再現“股債雙殺”:施壓14國 一手加稅一手延期 - 天天要聞

美國再現“股債雙殺”:施壓14國 一手加稅一手延期

美國濫施關稅的衝擊波仍在繼續。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美國將從8月1日起分別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
1514萬升!墨西哥查獲兩火車非法燃油 - 天天要聞

1514萬升!墨西哥查獲兩火車非法燃油

墨西哥在兩列廢棄油罐車上查獲了超過1514萬升非法燃油。墨西哥有關部門當地時間7月7日表示,他們在墨西哥與美國接壤地區的兩列廢棄油罐車上查獲了超過1514萬升非法燃油。而幾天前,該國剛剛破獲了一個燃油盜竊團伙並抓捕3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