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及西方國家對能源出口大國俄羅斯施加了多輪制裁,在能源問題不斷制約世界多國經濟發展和民生問題時,有媒體發現,美國能源巨頭卻藉著俄烏衝突在能源市場上攫取暴利、大發戰爭財。
當地時間7月29日,美國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公司稱,該公司今年二季度凈收入為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74億元),創下了該公司有史以來的最高單季利潤,遠超去年同期的46.9億美元。差不多同一時間,諸如雪佛龍等能源巨頭公布的數據顯示,它們在第二季度中都獲得了驚人的收益。
美國能源巨頭如何在短時間內大發戰爭財?早在當地時間3月5日,也就是俄烏衝突爆發之初,《金融時報》就報道稱,美國先鋒自然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斯科特·謝菲爾德加入了一個政治團體,以推動美國政府對俄羅斯進行制裁。而對俄能源制裁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5月3日,彭博社稱,美國對歐洲的單月石油出口量創下了2016年以來的新高。
在天然氣方面,國際能源署數據顯示,今年6月,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首次超過從俄羅斯進口的管道天然氣。“商業內幕”網站報道稱,美國能源商在向歐洲運輸液化氣過程中,每艘大型運輸船都能賺取上億美元的暴利。
受限於對俄能源制裁,加上近期“北溪”天然氣管道泄漏,歐洲不得不從美國購買大量的高價能源。美國甚至將“北溪”泄漏視為“天大的機會”,提高天然氣價格和銷量。面對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德國副總理哈貝克5日指責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對德國收取過高的天然氣費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亞所所長助理 陳宇:我覺得某種程度上,美國可以叫趁火打劫,現在美國超過70%的液化氣出口是出口到歐洲,也正是因為對歐洲出口液化氣大幅上升,使得上半年美國如願以償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液化氣出口國,美國的目的就是取代俄羅斯,成為歐洲天然氣的最主要供應者,從而從歐洲賺取更多利益。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