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36歲女子凱西(Casey Jones),和丈夫撫育着兩個孩子。
兩個孩子分別為9歲和8歲,正是非常鬧騰的時候。
家裡的東西非常多,時常處於凌亂的狀態,收拾起來少說也要一個小時左右。
對此,凱西和丈夫早就覺得煩了。
起初,夫妻倆開始出售他們不需要的物品,只是為了償還債務。
但很快他們意識到,家裡的確不需要有些東西。
於是,夫妻倆繼續處理家裡用不上的東西,或將它們捐贈給慈善機構。
(兒子的卧室)
截至目前,凱西和丈夫已經處理掉近3500件物品,包括毯子、孩子們的玩具、衣服,以及婚禮那天的裝飾品。
單是廚房用品,就清理了多達562件。
清理掉多餘的東西後,家裡瞬間變得清爽多了。
凱西表示,以前收拾家裡,一次就要花費一小時,現在5分鐘就搞定。
“現在房子更容易保持整潔,我打掃的次數變少了。
我需要維護保養的東西也更少了,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找東西。”
(女兒的卧室)
現在,凱西家只保留必需品。
比如,這個四口之家只有4個盤子和4個咖啡杯。
對此,凱西表示:
“我們變得快樂多了。現在一家人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專註於重要的事情。”
萬事開頭難,體驗了“斷舍離”的快感後,
凱西說現在自己已經變得足夠“無情”,可以輕鬆面對混亂的場面,果斷丟掉不需要的東西。
在處理物品的過程中,凱西有着自己總結的一套標準。
比如衣服,她認為如果有衣服一年多沒穿過,那說明就不需要這衣服了。
年初的時候,她把衣服掛在衣架上,要穿哪件衣服時,就將衣服提到衣架的前面。
這樣到了年底,一眼就能看出掛在後面的衣服,是一年裡從沒穿過的,也就沒必要留了。
她會將這些穿不上的衣服打包起來,捐贈出去。
平日里,孩子們的玩具往往是散落一地。
有些玩具,孩子們已經很久沒碰過了。
可是當凱西要丟掉這些用不上的玩具時,孩子們又會跳出來說:“噢,天吶,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我喜歡它。”
因為處理掉孩子們多餘的玩具,凱西也因此受到部分網友的批評。
對此,凱西介紹了辨別玩具是否多餘的方法。
她會告訴孩子們,如果在接下來的一兩周時間裡你玩了這個玩具,那麼咱們就可以保留它。
然而實際上,孩子們早已對家裡大部分玩具都膩了,基本不會再去拿來玩。
通過捐贈玩具,凱西和丈夫向孩子們展示了清理玩具的過程,希望孩子們能了解這樣操作的好處——“少打掃玩具房,多花點時間陪家人玩棋盤遊戲”。
“以前玩具太多,孩子們並不知道玩什麼。
現在他們反而會拿着一個玩具,玩上幾個小時,充分發揮想象力。”
不過,每個人總有一些對自己比較重要的個人物品。
凱西為每個家人準備了一個盒子來存放“特殊”物品。
“如果盒子裝滿了,我們就必須仔細檢查確定,哪些是有意義的,哪些是沒有意義的。”
總而言之,丟掉了近3500件物品後,
凱西感覺很爽,打掃和保持家裡的整潔變得輕鬆多了。
就是不知道,這樣極簡的生活能否一直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