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1號和2號是俄羅斯向歐盟供應天然氣的關鍵設施,往常供應量佔到了絕對多數,重要性無可替代。儘管2號線因為美國阻撓而遲遲未開通,但近日兩條管線三處被炸,依然成了新聞熱點。
俄羅斯通往歐盟的北溪天然氣管道
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此次事件的發生一點都不奇怪。背後交織着各方衝突的利益、激烈的交鋒和無法調和的矛盾。歐盟和俄羅斯不會自毀長城,那可是花了大把的真金白銀、耗時時日才建設起來的,誰家錢再多,也不至於大把大把的燒掉。至於熱火朝天的頓巴斯四州入俄公投,以普京我行我素、敢作敢為的個性,不至於秉承既然你不用、索性炸毀北溪的思維,來轉移世界對公投的抨擊。
最大的嫌疑還是美國,儘管這個時候美國拚命地撇清。但是別忘記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俄羅斯發起的制裁,就像迴旋鏢一樣,隨着反彈,自己也會受傷。制裁不管用,就拿一向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北溪天然氣管線做文章。
無奈的歐盟居民
現在不清楚美國人是何時進行陰謀決策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想搞掉北溪管線不是一天兩天了,只是平時沒有掩護,不好破壞,現在正好利用俄烏戰爭各方的矛盾衝突,利用歐盟對俄羅斯的仇恨,和複雜的利益交織,在分不清誰是誰非的時候,對北溪管線下手。美國向來擅長製造混亂,並從亂中取勝。
從此以後,廉價的俄羅斯天然氣,歐盟就別指望了,只能從高價的美國、北歐和卡塔爾天然氣中選擇了。此次事件過後,可想而知歐盟估計仍然是一條道走到黑,想從美國的束縛中掙脫獨立,到最後仍然是有氣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