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路橋區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政府關於加強森林防滅火工作的部署,通過健全管理機制、提升防控水平、增強撲救能力等綜合措施,全力補齊轄區森林防滅火短板,切實提升森林防滅火能力。截至目前,該區已連續15年未發生重大森林火災和人員因森林火災火情傷亡事件。

一
以制度化提升“管”的能力,健全高效管理體系
01 嚴格履責機制
優化防火責任體系
嚴格落實森林防滅火行政首長負責制,通過責任清單、履職清單、績效清單,進一步細化工作職責,以“區領導包鎮、鎮領導包村、村領導包戶”等方式,100%簽訂責任書或承諾書,將森林防火責任落到每一個人、每一個山頭地塊,全面構建黨政同責、屬地負責、部門協同、全域覆蓋的防火責任體系。
02 理順聯動機制
建全工作運行體系
出台相關文件,完善協調配合的聯動機制、敏銳感知的預警機制、突發快響的應急處置機制,構建了轄區各部門各鎮街之間指揮順暢、運行高效的工作體系。今年已召開“春季森林防滅火”“高溫乾旱森林防滅火”等專題部署會,組織聯合行動,發布工作通知以及森林火災風險預警信息。
03 完善考核機制
建設督導整改體系
探索“月督導、月通報、季考評”考核新模式,路橋區森林防滅火指揮部成立督導組,不間斷、不定期深入一線開展明察暗訪,每月編髮工作專報,通報工作進度落後鎮村,下達督辦單,對發生火情的鎮街進行警示約談,跟蹤問效;每季度對照考核項目進行階段打分排名,倡導“干在平時、考在平時、評在平時”的工作理念,提升考核時效性、增強考核公正性。

二
以精準化提升“防”的能力,築牢群防嚴密防線
01 數字賦能
實現“科技防”
推進區、鎮、村三級應急可視化指揮體系建設,通過安裝防火高清攝像頭、安排無人機巡飛、架設信號塔、配備布控球和可視化單兵等,實現全區森林全覆蓋監控,並建成區、鎮、村三級30分鐘內可視化聯通指揮體系。截至目前,全區共安裝森林防火高清攝像頭200個,開展重點地區巡飛無人機27台,實現所有林區深處公網通信全覆蓋。
02 火源管控
實現“源頭防”
常態化開展野外火源專項治理和打擊違規用火行為專項行動,全面加強祭祀、農林事生產性用火等管控力度,通過開展常態巡護、設立固定檢查站、流動檢查車,織密全域無死角管控網。截至目前,共組織超3萬人次開展分組流動巡查,累計排除整改隱患120個,勸阻用火900人次,查處、制止違規用火760起,行政拘留35人,野外違章用火行為基本全部得到控制。
03 森林改造
實現“本質防”
通過開設防火隔離帶、開展針葉林闊葉化改造、種植不含油脂、水分含量大的耐火樹種等措施促使森林防火由簡單的防火隔離階段步入可持續生態文明防火階段,為森林防火築起天然屏障。截至目前,已管護防火隔離帶70公里;近三年通過割灌除草、間伐、修枝等森林撫育方式改進林相7455畝。


三
以規範化提升“滅”的能力,增強應急處突水平
01 建強專業滅火隊伍
路橋區作為非森林火災高風險區域,自我加壓,組建區級專業森林消防隊伍、鎮街半專業森林消防隊伍、村級撲火突擊隊等多支滅火隊伍,並制定了八項規定製度,實行規範化建設、准軍事化管理,持續提升轄區森林防滅能力水平。今年成功組建了1支30人的區級專業森林消防隊伍,實現轄區每個林區村都有10人上的撲火突擊隊。
02 強化滅火設施配置
加大滅火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投入,加快推進“引水上山,以水滅火”工程,並委託測繪人員對蓄水點逐一進行實地勘測上圖,打造“300米水源供給圈”,全面提升轄區森林防滅火設施建設水平。截至目前,在山頂、山腰等合適位置設置了132個總計近2000立方米的森林防火蓄水箱及配套設施。
03 提升滅火實戰能力
層層抓好指揮員、消防員、護林員等森林防滅火戰術技能知識培訓,推動教育培訓日常化、實戰化,各撲火隊員做到“日日訓練、月月培訓、時時備勤”。為更好的貼近實戰要求,一方面,定期組織開展野外撲滅火實操培訓和綜合性實戰演練,提升打贏能力。另一方面,不定期以“不打招呼不綵排”的緊急突發演習考驗各撲火隊伍,提高突發情況快速反應和集結能力,確保戰時隊伍拉得出,撲火裝備用得上。截至目前已舉辦綜合性實戰演練2次,應急演練80次。
來源:台州應急管理

